「火箭」“数”说长五:5米腰身“灵活胖子”飞天的背后( 二 )
热力学中定义的最低温度是-273.15摄氏度 , 这个温度也叫绝对零度 , 人类已知的低温极限 , 在此温度下 , 物体分子没有动能和势能 , 绝对零度是实际状况中不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 , 自然界的温度只能无限逼近绝对零度 。 家用电冰箱能达到的最低温度是-20摄氏度左右 , 2010年科学家在南极测得的极端低温为-93.2摄氏度 。
长征五号火箭中液氢的温度已经接近了绝对零度 , 但火箭外表面温度依然可以一直保持在0℃以上 , 只因为火箭的贮箱外都穿着一层一共不到30毫米厚的“防寒服” , 让火箭内的仪器、设备、电缆等正常工作 。
燃料在火箭发动机燃烧时的最高温度超过3300摄氏度 , 如此巨大的温差在瞬间切换 , 这种工况也是地球上绝无仅有的奇观 。
这种极限条件要求火箭发动机在焊接时 , 一个焊点的宽度仅0.16毫米 , 焊接时间误差仅限0.1秒 , 焊枪多停留0.1秒就可能把管件烧穿或者焊漏 。
闭关“908”天 , 王者归来
科学探索的道路从来不是坦途 , 难免经历挫折 。
从长五遥二失利到遥三发射成功历时908天 , 累计进行了40余次15000余秒关键技术试验 。 908个日夜无数次跌倒后又重新爬起 。
2017年7月2日 , 长征五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失利 。 2017年10月12日 , 基本确认了飞行失利的故障模式 , 2018年4月完成了全部归零工作 。
2018年11月30日 , 一台改进验证的氢氧发动机在试车中发生故障 。 2019年3月29日 , 发动机试车故障的归零工作及改进验证全部完成 。
2019年4月4日 , 一台用于后续任务的氢氧发动机在试验后的数据分析中 , 发现了“异常振动频率” 。 本着“不带一丝疑虑上天”的原则 , 研制人员持续对发动机进行改进 。 2019年7月 , 研制人员完成了对发动机的结构改进 。 并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十几次大型地面试验 , 最终困扰长征五号两年的发动机问题得到解决 。
长五火箭从1986年论证工作开始到2016年首飞历时30多年 。 长五火箭从2017年7月2日遥二失利到2019年12月27日遥三发射成功 , 历时908天 。
“7+7”工作法 , 反复雕琢
为确保发射任务万无一失 , 长五遥三试验队开展了发射场“7+7”质量工作 。
7个重点:交底充分透彻、操作规范精准、数据判读精细、预案适用完备、流程精细规范、双想深入全面、举一反三彻底 。
7个再确认:技术状态更改情况再确认、关键操作项目分阶段再确认、技术状态变化的测试覆盖情况再确认、软件质量再确认、极性正确性再确认、全箭“防水、防热、防松”结果再确认、进入发射流程的地面设备质量再确认 。
“2万+”次淬炼 , 宝剑出鞘
在研制中 , 型号团队创造性地提出多项全新技术方案 。 当然 , 与之配套的产品也基本为全新产品 , 全箭新研结构部段26个 , 新研3型主发动机 , 电气系统箭上新研单机数量达到1700余台套 , 软件190余个 。
长征五号火箭研制过程中 , 生产各类单机超过18000台 , 累计开展试验约近1300项 , 总计超过20000余次各种地面试验 。
经过刻苦攻关 , 长征五号火箭突破了以12项重大关键技术为代表的247余项关键技术 。 包括总体优化设计及环境预示技术 , 大直径箭体结构设计、制造与试验技术 , 助推器发动机摆动及前支点传力大型液体运载火箭姿态控制技术 , 采用总线技术的系统级冗余控制技术 , 大型活动发射平台设计、试验技术等 。 这些都是我国运载火箭研制史上首次遇到的重大的核心关键技术 , 在世界运载火箭中也属高、难问题 。
推荐阅读
- #火箭军#火箭军:构设实战环境 锤炼打赢能力
- 『978玉林城市电台』明后两天气温“火箭式”升升升↗↗↗前冷后热,回南天要来的节奏?
- [中国新闻网]中国首次实现火箭残骸伞降控制精准回收
- 火箭@买个火箭吧!先付50万定金,4000万元的火箭,800多人下定金!
- 突发!两枚火箭弹在美国驻伊拉克使馆附近爆炸
- 长征七号改中型运载火箭发射任务失利
- 印度民众焚烧15米高新冠病毒塑像:象征战胜病毒
- 「病例」患者乘车13人感染 研究:新冠在密闭空调车可传4.5米
- 「病例」乘公交致13人感染,研究:新冠在密闭空调车厢可传4.5米
- 驻伊拉克: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附近遭两枚火箭弹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