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甲骨文与中华文明的传承( 二 )

  中国汉字还对周边国家文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 据文献记载 , 中国汉字在秦汉年间传入越南 , 并长期使用汉字至十三世纪才有本国文字──字喃 , 直到十五世纪时 , 字喃才完全取代了汉字 。 汉代初年汉字传到朝鲜 , 直到李朝初期依据中国音韵 , 研究朝鲜语音 , 创造出朝鲜文字 , 并于公元1443年公布使用 , 朝鲜才有了自己的文字 。 晋朝初年汉字传到日本 , 至今在日本语中常用的汉字仍有1945个 。 而其他早期文明古国 , 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 , 由于绝迹较早 , 其对周边国家文字的影响无从谈起 。

  记载历史传承智慧

  甲骨文记载了商周时期 , 特别是商代晚期273年的史事 , 内容异常丰富 , 涉及祭祀、征伐、年成、田猎、疾病、祸福、生育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 为我们了解当时的国家形态、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礼制风俗、军事、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 , 以及语言文字、书法艺术等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

  甲骨文中有关科学技术的内容十分丰富 , 显示了我们祖先的聪慧和创新精神 。 当时的天文历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 具有世界上最早关于日食、月食和星象的文字记录 。 当时农业的发展水平也居世界的前列 , 已经种植黍、麦、稻、粟等农作物 , 掌握了播种、田间管理、收获、贮存等一整套农作物的栽培和管理技术 , 其中有关植物水分生理学知识的记载 , 要比古代希腊早1000多年 。 甲骨文中还有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的记载 , 如人们有组织地治理河流、气象预测、开采铜锡铁和玉石等矿产资源 , 甚至都城的布局都考虑了生态环境的影响 。 当时 , 我们先人的医学已取得惊人的成就 , 已对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口腔、泌尿、小儿和传染病等疾病进行了初步的分科 , 享誉世界的针灸术在甲骨文中也有明确的证据 。 此外 , 甲骨文保存了世界上最古老的龋齿记录 , 这比埃及、印度和希腊的同类记载要早700至1000年 。

  实证商周探寻夏朝

  以夏商周为代表的上古史 , 曾受到怀疑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些古史辨派学者开始质疑夏代的存在 。 一个重要原因是有关夏商周历史的材料很少 。 比较全面记载三代文明的是《史记》中的《夏本纪》《殷本纪》和《周本纪》 , 里面记载确切的纪年开始于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 , 而共和元年以前的中国历史一直没有公认的年表 。 再加上《史记》著于西汉 , 距夏商周时代较远 , 作者司马迁也没有见到过距其1000多年前的信史甲骨文 , 从而导致人们对三代文明的质疑 。 疑古学派以顾颉刚先生为代表 , 目前在外国学者中影响甚巨 。

#光明网#甲骨文与中华文明的传承。  甲骨文发现后 , 学者们通过对殷墟甲骨文的研究 , 证明了《史记殷本纪》的可信 , 证实了司马迁撰写的商代历史绝非向壁虚构 , 从而又极大地提高了《史记》中有关夏朝历史记载的可信度 。 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正以《史记夏本纪》的记载为线索 , 探寻夏代的历史文化 , 目前已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 因此 , 用出土文物去印证古代典籍 , 重建夏商周三代文明的可信历史 , 甲骨文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

#光明网#甲骨文与中华文明的传承。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01日12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