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分房”记:地段、装修风格、医疗配套一样都不能少( 八 )

建立种群备份基地

汶川大地震成为大本营

据了解 , 装修风格的不同只是表面 , 而区别4个基地的是它们各自的主要功能 。

2003年修建的雅安碧峰峡基地 , 修建之初是为了建立四川圈养大熊猫的第二种群备份场 , 类似圈养大熊猫基因的诺亚方舟 。 “当时主要是为了避免所有鸡蛋放在一场篮子里的风险” 。 之后2008年发生汶川大地震时 , 卧龙基地受灾严重 。 碧峰峡则成为了接受灾区转移而来的大熊猫的大本营 。

碧峰峡基地是圈养大熊猫生存的一道保障 , 而大熊猫的种群发展则是依托卧龙的神树坪基地和核桃坪基地 。 “大熊猫的发情、配种、产仔、育幼等繁育过程基本都会在这两个基地进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