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历史学者任放逝世: “随遇而安,自在自为”( 四 )

  任放待人宽和 , 与任放共事二十多年 , 杨国安从来没有见过任放发火 。 跟学生没有距离感 , 能和学生交朋友 。 课堂上 , 任放告诉学生讨论问题的时候 , 如果有不同意见 , 可以打断他说话 。

  贾勇亦表示 , 有时候观点不正确 , 任放也不会直接指出来 , 而是平静地让学生去参考一些书 。

  每次学生提交论文 , 任放都会给出很多批注 , 告诉学生怎么去解读史料 , 怎么把文章写得更好一点:“做学术不能太急 , 要多下功夫 , 多做一些深入的思考 , 不要匆忙去学一些东西 。 做研究 , 不仅仅要关注某一区域 , 更要注重基本的史学修养、理论和研究方法 。 ”

  工作之后 , 张绪申报了教育部课题 , 还会请教任放 。

  在贾勇和张绪看来 , 任放不仅是老师 , 更像是家里的长辈 , 传授学问 , 也告诉学生做人之道:“跟我说作为男人 , 一定要有担当 , 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家庭 , 多陪家人 。 ”

  任放很关心学生的生活 , 有时会跟张绪谈论孩子的教育问题 , 他提醒张绪要区分严和爱的尺度 。 不仅注重孩子的学识 , 还要有意识地锻炼他的品格 。

  学生们也潜移默化受到任放的影响 。

  “像任老师一样 , 我看得很开 , 比较崇尚自由 , 不要偏执地去强求 。 ”贾勇记得 , 有次因为写论文感到压抑时 , 任放对他说:“随遇而安 , 自在自为 。 ”

  贾勇一直把这句话放在电脑桌面上 。

  新京报采访人员 刘名洋 实习生 陈丽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