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于冬、黄建新( 二 )

在编剧人选方面 , 于冬和黄建新则找到了曾写过《明月几时有》《邪不压正》的编剧何冀平 , 因为影片内容主要讲述1949年的北平 , 而何冀平也恰恰是对旧北平城最为了解的编剧 , 不过何冀平并没有写过如此重大的历史题材 , 所以曾任北京市文化局局长、北京市文联主席的 张和平也被请进这个项目 , 担任艺术总监 。 在这个基础之上 , 于冬还觉得不够 , 他又主动登门去找唐国强 ——“我坚定了如果唐老师不演这个戏我不拍的决心” , 随着唐国强角色的确定 , 《决胜时刻》组成了最初的五人创作团队 , 而这个团队也成为整个影片的驱动核心 , 迅速推动项目到下一步的发展 。

专访于冬、黄建新

图4/11

而“时间紧”也是《决胜时刻》此次创作面临的最大困难 , 一边担任《决胜时刻》监制兼导演的黄建新同时还是另一部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的总制片人 , 可以想象当时工作的紧迫程度 。 为此 , 《决胜时刻》在筹备期间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推进 , 一边写剧本一边做美术设计一边置景 , 整个拍摄周期总共81天 , 其中67天是工作日 , 其余时间用来转场 , 剧组在拍摄期间曾辗转于沈阳、横店、象山等五地 。 对此 , 黄建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前期准备说充足也不充足 , 但这就是最好的团队 , 他们能在短期内达到我们最基础的要求 , 但凡给他们一点时间他们会做得更好 。 ”

在《决胜时刻》中 , 五大领袖齐聚 , 唐国强、刘劲等特型演员加盟 , 同时黄景瑜、王丽坤、马天宇、杜江等人气演员共同参与 , 可谓齐聚老中青三代演员共同为祖国献礼 。

专访于冬、黄建新

图5/11

就这样 , 整个团队一天也没有浪费地完成了《决胜时刻》的摄制工作 , 紧接着又投入到工程量浩大的后期制作当中 , 拍sir在8月底看到影片的时候还没有完成最终定剪 , 而影片在9月20日就要上映 , 可见其中的时间紧迫程度 。

“于无声处听惊雷”

找对方法的主流大片必然被观众喜爱

不得不承认的是 , 《决胜时刻》的题材与内容在常规理解上会成为其未来市场发展的限制 , 而如何突破这个限制无疑是对于创作者提出的最大挑战 。

而在《决胜时刻》中 , “以小见大”的人物塑造和事件表达以及创新的艺术化呈现成为改编过程中的重点 , 亦是这部献礼电影的最大特色 。 之所以这样做 , 黄建新解释道:“请到何冀平最大的好处就是她使用喜剧、电影和文学的角度去写 。 实际上新中国刚建立时期大家看到的毛主席 , 是阳光向上的状态 , 是一个幽默诙谐、充满生命活力的形象 , 这也符合共和国建立的整个时代氛围 。 ”

“这是剧本下功夫的地方 , 去丰富毛主席的形象 。 有人问我为什么决胜时刻的英文名是MAOZEDONG 1949 , 其实两个名字是互相补充的 , 在这个决胜的时刻 , 我们看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毛泽东 。 ”

值得一提的是 , 片中大量展现了伟人毛泽东的诸多生活细节以及他与身边人相处互动的有趣故事 , 许多都是在有历史依据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想象与创作 。 例如毛主席与身边的小战士们关系都很好 , 所以创作者就从艺术创作的角度出发 , 虚构了黄景瑜饰演的警卫员陈有富以及叶禾饰演的小战士田二桥 。 影片中毛泽东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喜欢调侃警卫员 , 还帮他写情书 , 而得知小战士田二桥牺牲的消息时 , 毛泽东也不禁泪湿眼眶;

再如历史记载中有过毛泽东吃北京小吃的轶事 , 所以片中也有一段内容呈现的是毛泽东在香山别墅待闷了 , 强烈要求去戏园听戏并密见梅兰芳 , 之后带着小战士去街边吃焦圈豆汁 , 结账时没带钱的一段也成为全片亮点之一 。 这些在真实基础之上进行艺术虚构和表达的内容 , 其实是通过更亲切自然的姿态和观众进行交流 , 以共情的方式拉近距离 , 于生活细节之中展现伟人的另一面 , 从而整体塑造其更丰富立体的精神形象 。

“于无声处听惊雷” , 这是黄建新对于《决胜时刻》艺术创作手法的总结 , 他表示:“我们看了全世界比较好的传记电影 , 发现这些传记片比如《国王的演讲》写的就是他怎么克服结巴 , 这些琐事有冲淡历史大背景吗?一点都没有 , 这反而是他的魅力 。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以小见大 。 ”

谈及重大历史革命题材的创作 , 在这个领域建树颇丰的黄建新也表示其实创作空间仍然是足够的:“只要符合我们的情感和事件想象 , 观众不会对这个有抵触 。 这就是艺术与历史的区别 , 艺术能够更大程度上满足人的心理需求而非论证历史事件 , 电影能够让人体会到某种悲悯崇高的情怀 , 让你觉得这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 那你已经有收获了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