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糖核酸」中科院学者发明早期肿瘤标志物检测新方法,指示病变

采访人员从中科院苏州医工所获悉 , 该所科研人员新近研发出一种可以高灵敏度检测微小核糖核酸(miRNA)浓度的新方法 。 由于微小核糖核酸的浓度在多种癌症发生、发展早期就会出现异常 , 这种新方法的推广使用 , 有望帮助更多人尽早发现和诊断癌症 。

微小核糖核酸是一类长度为18至25个核苷酸的小核糖核酸 , 它在调节细胞分化、增殖和死亡中发挥重要作用 。 医学研究表明 , 肺癌、胰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类型的肿瘤细胞 , 都会导致人体特定微小核糖核酸浓度异常 。 与传统肿瘤标志物相比 , 检测微小核糖核酸有助于在癌症发展的极早期就发现疾病征兆 。 也正因此 , 它被称为寻找早期癌症的“指纹” 。

此次 , 科研人员采用几十个银原子组成的团簇作为荧光信号源 , 来检测微小核糖核酸的浓度 。 在没有微小核糖核酸存在的条件下 , 信号源发出红色荧光 , 当样本中存在微小核糖核酸时 , 红色荧光转变为黄色 。 微小核糖核酸浓度越高 , 原本的红色荧光越弱 , 黄色荧光越强 , 比较两种荧光的强弱 , 就能精确获知微小核糖核酸的浓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