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新青年”让“废核”找到属于它的归宿

江苏龙网:一枚果核,一套工刀,方寸之间,经过选料、设计、定形、粗刻、细刻、打磨、抛光等工序后化腐朽为神奇。

  1980年出生的夏栋是名敢于创新的核新青年 。 一枚果核 , 一套工刀 , 方寸之间 , 经过选料、设计、定形、粗刻、细刻、打磨、抛光等工序后化腐朽为神奇 。 夏栋擅长人物雕刻 , 作品刀法流畅、线条细腻、人物表情自然逼真;又不断创新题材 , 获奖连连 , 成为苏州核雕界的后起之秀 , 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宋水官大师的得意弟子 。

“核新青年”让“废核”找到属于它的归宿

**“核新青年”让“废核”找到属于它的归宿**

  大多数人知道核雕 , 是从那篇《核舟记》开始的 。 很多核雕工艺师经过多年的学习和雕刻后 , 除了罗汉 , 大多也会挑战核舟 , 窗户只米粒大小还得是镂空的 , 还要能开关 , 脸跟芝麻一般大 , 却还要五官各异 。

“核新青年”让“废核”找到属于它的归宿

**“核新青年”让“废核”找到属于它的归宿**

  夏栋拿出一只鼻烟壶 , 正反都雕着观音像 , 上面居然有个极小的盖子可以打开 , 两侧是两只象头 , 象鼻上各戴着一个环 , 环也是活的 , 可以动……他说 , 化简为繁不难 , 难得是化繁为简 。

“核新青年”让“废核”找到属于它的归宿

**“核新青年”让“废核”找到属于它的归宿**

  在夏栋展示柜中 , 有件作品看似极为简单:三只蜗牛 , 最大的一只壳光滑异常 。 蜗牛本身的质地略粗糙 , 质感仿佛软软的 , 两根竹丝插在头上尖尖的 。 还有两只极小极小、造型截然不同的小蜗牛 。 三只蜗牛沿着一片大叶子的脉线摆着 。 蜗牛爬过去是有痕迹的 。 叶脉正好成了那根路线 。 夏栋以此自喻自己努力走过的路 。

“核新青年”让“废核”找到属于它的归宿

**“核新青年”让“废核”找到属于它的归宿**

  当不需要用精细来炫技时 , 核雕变成了一种可繁可简、自由创作的原料 。 80后的夏栋 , 也开始考虑什么样的作品才能让年轻人觉得核雕不光是中年人的玩物 。

“核新青年”让“废核”找到属于它的归宿

**“核新青年”让“废核”找到属于它的归宿**

  人们常说 , 好的作品需要好的橄榄核原料辅助 , 然而在夏栋眼里 , 每一颗橄榄核都有自己生命的归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