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球鞋涨幅达430% “炒鞋”升温谁是推手?( 四 )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卷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如果是厂家发售的限量版鞋子,那它本身就不是作为鞋子来销售的而是作为收藏品来销售的,其价格可以任意确定。但是,只要有足够的产量,就不该有“炒鞋”状况发生。“高价购买者可能是把它当作一种炫耀的工具或者用作收藏。但从实际应用来说,鞋子除了穿几乎没有什么其他价值,因此其收藏价值从长期来看不会太大。”董登新说,球鞋有比较多的替代品,且制作含金量不高。在这个领域搞“饥饿营销”没有实质意义,更多是做秀的手段。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万喆认为,球鞋价格跟大众的消费能力是有关的。毕竟,在一个开放的市场上,它的价格定位就已经充分考虑到了用户的需求和能力。

  “我们要看到‘炒鞋’现象及其背后存在的部分合理性。随着财富拥有者更加年轻化,一些高端商品和服务也必然日益瞄准年轻人群。年轻人腰包鼓了,往往会热衷于消费或投资一些他们比较感兴趣的东西。当然,我们不倡导‘炒鞋’,但当个体消费者确实有经济实力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也应该包容看待。从社会层面看,我们更应该关注这种现象背后是否存在投机套利、金融诈骗甚至违法行为。”万喆说。

(实习编辑申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