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不装嫩不怕老 到任何年纪都无可挑剔( 三 )

父亲是大学教授 , 母亲是主任医生 , 从小蔡明就喜欢表演 。 很多人不知道 , 这些年给观众带来如此多欢乐的她 , 是演悲剧角色成名的 。 1975年的秋天 , 对年仅14岁的小蔡明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 那一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海霞》在全国上映 , 她在片中饰演小海霞 , 也让她从一个普通中学生变成了一个童星 , “每天都会收到一摞摞的读者来信 , 突然就不能经常出门了 , 因为一出门前后左右基本都是人 , 大家会喊你的名字 。 ”

1980年 , 蔡明再次出演电影 , 在《戴手铐的旅客》中饰演魏小明 , 凭借影片结尾的一场哭戏 , 获得观众认可 。 那时她最崇拜的就是二十二大影星谢芳 , 带着做“谢芳第二”的想法 , 她决定要将悲剧演到底 。

不过 , 表演艺术家、导演谢添却认为蔡明可以演喜剧 , 同样这样认为的还有陈佩斯 。 当年他邀请蔡明出演自己的作品 , 结果两个人生生把一集的戏演成了三集 , “改剧本过程中 , 他觉得我的喜剧天赋就像泉水一样 , 劝我不如去演小品” 。 1990年 , 蔡明与陈佩斯、朱时茂合演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个小品——《普拉尼特的长发》 , 并登上北京台 , 也是在那一年 , 她认识了之后的老搭档郭达 。 次年 , 蔡明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 , 与巩汉林合作小品《陌生人》 。

C 上台表演从不紧张 , 观众不笑才紧张

截至今年 , 蔡明一共上了27次春晚 。 每年八九月就开始酝酿剧本 , 11月进组训练 , 再到白热化的排练备战 , 在央视影视之家里磨台词、对剧本 。

一进春晚剧组蔡明就会说 , “今天要是大年初一该多好 , 这样这个年我就算过去了” , “大家都特盼着过年 , 但我特别怕过年 , 因为创作过程非常艰难 。 审查通过了 , 你还要想着全国观众看了会不会喜欢?这个问号会陪伴你大半年 。 ”蔡明对每个小品的表现力都要求极高 , 如果没达到要求 , 她绝对不会往外拿 , “上台紧张这事儿从来没有 , 我从小演戏就不知道什么是紧张 。 我只紧张观众的反应 , 你的一句话说出去大家要有笑声和反应 , 如果连反应都没有 , 那就真对不起这么多人熬的夜了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