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黄桑姑娘杨钎飞入“戏曲艺术家摇篮”

大公网绥宁7月23日讯(采访人员张日 通讯员李斌 肖团结)“祝贺你 , 希望你在培养戏曲艺术家的中国戏曲学院继续奋斗 , 为戏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 ”7月23日上午 , 湖南邵阳绥宁侗家姑娘杨钎收到中国戏曲学院录取通知书 , 她是该院首批花鼓戏专业的30名学员之一 。 得到这一喜讯后 , 她的师父李湘玲打来了报喜电话 。

绥宁:黄桑姑娘杨钎飞入“戏曲艺术家摇篮”

----绥宁:黄桑姑娘杨钎飞入“戏曲艺术家摇篮”//----[ http://www.caoding.cn]

杨钎在文化下乡演出

“杨钎是近几年来继阿苗千千和王馨之后 , 从绥宁飞出来的第三只‘百灵鸟’!”邵阳市文联主席张千山对文艺新苗期待有加 。 杨钎于1996年12月出生在绥宁县寨市苗族侗族乡老团村4组 , 黄桑生态旅游区的秀美 , 给了她一副天生的好嗓子 。 “如果没有一个又一个老师呕心沥血的培养 , 根本就没有我的今天 。 ”7月21日 , 坐在邵东梨园春色戏曲工作室里 , 杨钎一脸真诚地说出了心里话 。

2007年至2010年在绥宁县城求学期间 , 杨钎被音乐老师一眼相中 , 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义务为她传授基本音乐知识 。 2010年夏天 , 14岁的杨钎进入邵阳市艺术学校戏曲班学习 。 在这里 , 祁剧启蒙老师雷金元、专业教师刘艳平、毕业剧目指导老师屈晓敏等在培养她上倾注了大量心血 。 2016年 , 20岁的杨钎从市艺术学校毕业进入邵东县花鼓戏剧团工作后 , 杨钎又遇到了亦师亦母的国家二级演员李湘玲 。 在剧团的三年里 , 恩师李湘玲对她说:“优秀的戏曲演员必须要全面发展 , 不仅要能演戏 , 还要能唱、能跳、能讲!”在李湘玲的悉心教导下 , 杨钎除了每天5时30分按时起床苦练基本功外 , 还踊跃参加各种歌唱、舞蹈和演讲比赛 。

绥宁:黄桑姑娘杨钎飞入“戏曲艺术家摇篮”

----绥宁:黄桑姑娘杨钎飞入“戏曲艺术家摇篮”//----[ http://www.caoding.cn]

杨钎(右一)与恩师李湘玲(右二)等人合影

2018年 , 李湘玲通过朋友获知中国戏曲学院2019年将要开设花鼓戏表演专业并将招收首批30名学员的消息 , 立即鼓励杨钎:“你一定要到北京去深造一下!”为了迎接2019年艺考 , 李湘玲特意将自己在河南省京剧院工作的女儿女婿请回邵东 , 面对面指导杨钎提高表演水平 。 备考期间 , 李湘玲每天坚持给杨钎做绥宁风味的饭菜 , 考试期间更是每天将营养餐送到杨钎手上 。

绥宁:黄桑姑娘杨钎飞入“戏曲艺术家摇篮”

----绥宁:黄桑姑娘杨钎飞入“戏曲艺术家摇篮”//----[ http://www.caoding.cn]

杨钎(右一)与河南京剧院优秀青衣演员贺雯(中)在一起

杨钎的母亲何满容小时候做过演员梦 , 苦于当时家庭经济困难 , 初中毕业便不得不放弃学业 。 随着黄桑旅游业的兴旺 , 已为人母的她与本村乡亲组建了一个文艺演出团队 , 每有演出任务就把杨钎带在身边 。 2010年 , 杨钎接到了绥宁一中的高中录取通知书 。 何满容与丈夫杨昌生一起商量:女儿在文化学习上没有优势 , 但在艺术表演上有些天赋 , 怎么办?夫妻俩找到当时的村党支部书记陈新宁拿主意 。 陈新宁早就关注“小百灵”杨钎的成长 , 在他的建议和帮助下 , 杨钎经过考试后进入邵阳市艺术学校 。 “杨钎进我们学校的时候 , 当时地方戏剧非常不景气 , 就业也比较困难 , 且学制长达六年 , 绝大多数家长都不认同我们学校 。 这时候 , 杨钎父母毫不犹豫地将女儿送进我们学校 , 可以说这是需要一定的胆气和眼光的 。 ”市艺术学校教师陈勇广介绍 。 刚入校时 , 杨钎吃不了苦 , 一度跟父母嚷着要回绥宁读高中 。 何满容劝导女儿:“吃得苦中苦 , 方为人上人 。 你天生是学表演的料 , 再苦再累也得一条路走到底 。 ”

“杨钎是个女孩子 , 但我给她取了一个比较男性化的名字 , 就是希望她像钢钎一样 , 坚强 , 有韧性 , 有毅力 。 ”杨钎父亲杨昌生说 。 人如其名 , 杨钎今日取得的成绩 , 离不开她如钢般的坚韧性格和艰辛的努力 。 “杨钎进校时年龄偏大 , 练起功来比其他同学吃力得多 。 ”陈勇广介绍 , “但她成熟懂事 , 懂得‘一分耕耘 , 一分收获’ , 迅速从同学中脱颖而出 。 ”“学戏的前两年 , 孩子非常辛苦 , 压软度、练技巧、学曲子、学身段 , 哪一样都需要顽强毅力 , 因此 , 不少学生便中途退了学或改了专业 。 结果到最后毕业时 , 杨钎班上只剩下7个同学 。 好在杨钎不仅坚持下来了 , 还克服自己年龄偏大的劣势 , 成为7名戏曲精英中的佼佼者 。 ”时任邵阳市艺术学校校长的曾宪高回忆道 。 艺考过后 , 必须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 这对于原来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杨钎来说 , 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 她一边上班 , 一边请老师一对一补习文化课 , 最终得以梦想成真 。

“我的梦想 , 是把戏演得像电影电视那样人见人爱 , 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发扬光大 。 ”即将奔赴北京深造的杨钎表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