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2019》还能重回“C位”吗?( 四 )

《中国好声音2019》还能重回“C位”吗?

图5/11

盲选凸显“好声音”至上

2013年开播的另一档音乐综艺《我是歌手》 , 虽然是成名歌手的battle , 但与“好声音”一样 , 都是以音乐为核心 。 如果说《超级女声》是音乐选秀的1.0阶段 , 那么《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则开启了音乐选秀的2.0阶段——音乐至上 。

“音乐至上”的初衷自然是好的 , 但它也有阿喀琉斯之踵 , 即它高度依赖于选手质量和歌曲质量 。 只有好选手才能唱出好声音 , 只有好歌曲才能成就好歌手 。

《中国好声音》的一大困境是 , 优秀选手资源的枯竭 。

一个好歌手不是凭空蹦出来的 , 培养和沉淀是需要时间的 。 每一年《中国好声音》海选阶段层层筛选 , 最终有100余人进入节目海选录制 , 到了今年第8季 , 在导师面前露过的脸的少说也有500余人了——这是对音乐人才储备一个很大的消耗 。

而“好声音”盲选的赛制 , 固然让音乐成为唯一的选拔标准 , 但坦白地说 , 在一个看脸的时代 , 节目完全“不看脸” , 也就导致不少资质一般、颜值不错的选手直接被淘汰——但他们可能是有市场的 。 而剩下的那些实力强劲、颜值一般的胜者 , 却在“颜值也是正义”的市场生态中 , 显得不够讨喜 。

这是始终困扰《中国好声音》的选择题 。 既有颜值、又有好声音、还能通过盲选的“现场歌手” , 少之又少 , 毕竟这几年音乐选秀的消耗太大了 。 而有颜值、有特色、现场不那么好的“唱片歌手” , 又很容易卡死在盲选阶段 , 后期比拼时也不占优势 。 因此“好声音”多年来一直左支右绌、无所适从 , 尤其是到了最近几季 , 选手枯竭的背景下 , “现场歌手”的导向愈发凸显 , 选手们的热度也止于节目现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