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滋养》第二季完美收官 美食纪录片再创典型制作范例( 三 )

虽然纪录片所涉及的地域从北到南 , 时空的转换性比较大 , 但人们在这些时空里对食物的采集、拾捡、挖掘、捕捞以及每一种不同方式的烹饪 , 其灵魂和纽带就是以食物聚焦于人 , 用瞬间影像记录人物的生存状态 , 并借此表达中国这个大时空里的人们在自然环境中发现自我、体悟万物之灵的主题 。

内外结合的叙事视角

其次 , 在叙事视角的选择上 , 《万物滋养》系列也独创了一种以第一人称为引入视角的叙事方式 。

“我是草原 , 摘下我空旷无垠的面具 , 在时间的银河之中 , 我们相互适应” , “几万年前 , 人类就在我身边 , 用火创造出充满江湖烟火气息的河系料理” 。

伴随着这种第一视角 , 纪录片剔除了群体叙事中高高在上的态度 , 转而以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平视视角 , 淡化了事件的重要性 , 使观众将注意力转移至叙事的不同主体 。

正如《万物滋养》系列总导演张钊维所说 , “用拟人化的语态让物种表达它们的心思 , 用各种摄影工具与角度接近它们健康活泼的本来面目 , 是为了让人类的角色在这当中显得不那么高大伟岸 , 而是懂得彼此互相依存、悉心相待 , 甚至互相吐槽 。 ”

这种平视自然的制作理念既是对当下美食纪录片创作的一种创新 , 也使得影像的人文关怀顺理成章地在叙事对象的个体化中寻找到了真正的落脚点 , 进而达到了纪录片思想内涵的反映和主题外延的拓展目的 。

同时 , 就在这种第一人称视角之下 , 创作者又在每个故事当中偶尔性地引入事件亲历者和见证者的视角 , 以期佐证其宏观叙述内容的可信度 。 无论是在内蒙古草原上的伊拉塔一家 , 还是河南的驴磨夫妻 , 亦或鄱阳湖上的渔民毛师傅 , 他们都属于不同自然生态中的美食制作者、亲历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