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正作家眼里该如何破题 余华说:很难为读者写作

  对于2019年浙江高考的这道作文题 , 喊难的人有 , 但叫好的人更多 。 朋友圈有人在第一时间发言:“在这样重要的节点让考生思考 , 我为谁活?这样的题目很不错 。 ”

  也有语文老师点评 , 这个作文题无非是要“认识你自己” 。 你想走怎样的路 , 做怎样的人?真正想要回答好这个问题 , 是一辈子的功课 。

  采访人员也猜想 , 这是让考生多关注生活 , 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

  作家应该为读者写作 , 还是为自己写作?这道充满辩证性的作文题 , 仿佛更该是抛给作家的一道题目 。 他们会怎么回答呢?

  新少年作文赛总评委余华说

  很难为读者写作

  作家余华是钱江晚报新少年作文大赛连续三届总评委 , 看过很多学生习作 , 对于学生作文也颇有见解 。 昨天 , 他也谈了自己对“作家”和“读者”这个问题的看法 。

  “经常有人来问我 , 你是否为读者写作?这个是没法回答的 。 ”余华对钱江晚报采访人员说 , “我的读者不止一个人 , 读者都是不认识的人 , 你无法征求读者的意见 。 在这种情况下 , 作家是无法为读者写作的 。 ”

  不过 , 他又说 , 作家又肯定是为读者写作的 , 这个读者就是自己 。

  余华相信所有有过写作经验的人 , 都有一个明显的感受:写着写着觉得写得不好 。 而当你在修改时 , 你自己就是一个读者的身份 , 在帮你把握分寸 。

  在他看来 , 这个读者非常重要 。 “如果这个读者读的都是托尔斯泰、鲁迅、欧阳修或者海涅这样优秀作家的作品 , 那他肯定是非常优秀的读者 。 在看自己写的东西时 , 他就会不断地质疑 , 逼着自己写得更好 。 好的阅读才能产生好的写作 。 ”

  “写作跟人生是一样的 , 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 , 不知道将来会写什么 。 ”余华的这句话 , 或许很契合昨天的浙江高考作文题 。

  余华谈自己的高考

  落榜后开始写作

  余华曾经把自己的高考经历写成一篇《19年前的一次高考》 。 他是1977年高中毕业的 , 刚好遇上恢复高考 。 “那之前只有工农兵大学生 , 就是高中毕业以后必须去农村或者工厂工作两年以后 , 才能去报考大学 。 当时我们心里都准备着过了秋天以后就要去农村插队落户 , 突然来消息说我们应届高中毕业生也可以考大学 , 于是大家一片高兴 , 都认为自己有希望去北京或者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生活 , 而不用去农村了 。 ”

  余华记得 , 当时在高考前就填写志愿了 , 班上有几个同学填写了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 , 成为当时的笑话 。 “不过那时候大家对大学确实不太了解 , 大部分同学都填写了北大和清华 , 或者复旦、南开这样的名牌大学 , 也不管自己能否考上 , 先填了再说 , 我们都不知道填志愿对自己能否被录取是很重要的 , 以为这只是玩玩而已 。 ”

  “我没有考上大学 , 我们那个年级的同学中 , 只有三个人被录取了 。 ”所以 , 同学们在街上相遇的时候 , 都是落榜生 , 大家嘻嘻哈哈地都显得无所谓 , 落榜的同学一多 , 反而谁都不难受了 。

  后来 , 余华就没有再考大学 , “先在卫生学校学习了一年 , 然后分配到了镇上的卫生院 , 当上了一名牙医 。 我们的卫生院就在大街上 , 空闲的时候 , 我就站到窗口 , 看着外面的大街 , 有时候会呆呆地看上一二个小时 。 后来有一天 , 我在看着大街的时候 , 心里突然涌上了一股悲凉 , 我想到自己将会一辈子看着这条大街 , 我突然感到没有了前途 。 就是这一刻 , 我开始考虑起自己的一生应该怎么办?我决定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 于是我开始写小说了 。 ”

  语文名师说

  与去年“浙江精神”一脉相承 , 旨在建构学生的人文精神

  边建松:诸暨市草塔中学语文老师 , 绍兴市名师、学科带头人

  今年浙江高考作文采用以往常见的材料作文的命制方式 , 材料前两段讲述的是作家要不要关注读者 。 两个意见看似互相对立 , 但其实更是互补的 , 两者要结合起来分析 , 写作文时若只选择其中一个观点 , 思维就比较简单化 。

  此外 , 我们要关注材料的言外之旨 , 一些关键词语所蕴含的真实含义 。 如 , 所谓“装着读者” , 就是关注社会 , 有社会责任感;所谓“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 , 就是要保持思想的独立 。 这是正面思考 , 同时 , 我们也不妨从反面去思考 , “多倾听读者的呼声”会不会媚俗?“不为读者所左右”会不会偏执?

  这样考虑 , 我们就可以体会到命题者的用心 , 那就是要求考生注重思辨 , 不是片面采纳一种意见 , 不要对一种意见简单臧否 。 这种思维 , 就是当下语文学界在倡导的批判性思维 。 材料部分的主要作用 , 就是讲清楚关键概念的内涵 , 为提示部分做一个铺垫 。

  后面“假如”那一段 , 就属于提示 , 框定了写作的方向 。 这一段不断提到“生活”一词 , 说明“作家”是生活的创造者 , 即考生本人 , “读者”是创造生活时所涉及的对象 , 或者说是评价者 。 这个题目 , 归根到底是涉及如何成为一个优质的创造者 。

  这样的命制 , 合乎高考命题组“立德树人”的总纲 。 近几年浙江高考作文 , 都要抓住“关注整体 , 不漏细节 , 分清主次”的思维方式 。 若只关注材料而不注意提示 , 或只抓细节不关注整体 , 都有偏题之嫌 。

  今年的高考作文 , 命题方式与去年的“浙江精神”其实是一脉相承的 , 都是要建构我们浙江学子的人文精神 , 作为一个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的独立的人为未来社会做出贡献 。

  作家说

  ■麦家(作家):

  麦家 , 当代著名小说家、编剧 , 曾任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 , 是首位被英国“企鹅经典文库”收录作品的中国当代作家 。 长篇小说《解密》《暗算》《风声》《风语》《刀尖》等被拍成电影、电视剧受到读者追捧;2014年3月18日《解密》的英译开始在美、英等35个英语国家上市 , 24小时即创造中国文学作品排名最好成绩 。

  我们就作文话题采访麦家时 , 他却抛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回答——

  “曾经 , 我的《解密》历时11年都找不到一个读者 , 被17次退稿;后来它遇到一个读者 , 才起死回生 , 总算出版;现在它有上百个国家的读者 。 ”麦家说 , “我觉得读者比幽灵还神秘 , 我不知道他们在哪里;我只知道我只有写出自己独有的‘生活’才可能有活路 。 作家太多了 , 而读者其实只有一个 , 就是能够发现自己的自己 。 连自己都发现不了 , 怎能发现别人?所以应该让读者来寻找你 , 但如果你和别人一样 , 读者也是找不到你的 。 ”

  ■蒋方舟(作家):题目挺好的 , 开放性高 。 作为作者 , 我当然选择听自己的 。 但是如果是把生活当做作品的话 , 回答应该很开放 , 因为每个人不一样 , 很多人确实是通过他人的认可以及自己对他人的作用来建立自我价值 , 没有高下之分 。

  ■笛安(作家):这个题很难 。 作家写作最终肯定是听自己 。 只不过在乎读者和谄媚读者 , 这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 我认为绝大部分作家还是在乎读者的 , 至少希望自己写的东西有人喜欢吧?可是为了让人喜欢你能做到哪一步 , 人跟人之间真的差别很大 。 有的作者就能做到特别讨好读者的那种 。

  ■安意如(作家):不管是写高考作文还是平时写其他作文 , 我们一定要从一个看似生涩的题材中找到一个切入点 , 找到内心深处最想表达的点 , 这是古代考试时所谓的“破题” 。 作为一个作家 , 题干中的两种看法我认为都有道理 , 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倾听读者的呼声都是一个成熟作家应该做到的 。 如果一个作者只把大家的想法写下来 , 他就只能算一个作者 , 不能称之为作家;但要是作品中只顾写自己的想法 , 就是把读者当成了一个倾诉的垃圾桶 。 不管是做人做事、写文写书 , 都得发自内心 。

  ■夏烈(杭州师范大学教授 , 浙江省网络作协常务副主席)

  这个题目很巧妙 , 写作和生活有一定的相似性 , 作家是用文字来创作作品的人物形象 , 而生活需要每个人自己身体力行 , 书写自己的人生轨迹 。 这两个观点都有合理之处 , 作家一开始写作时 , 是一个回溯自我、表达自我的过程 , 会更注重自己内心情感的抒发 。 但随着写作的深入 , 作家会发现自己的渺小 , 而自己生活在社会中 , 这时就会考虑读者的想法 。 人生也是如此 , 过了冲动的年纪 , 就会考虑起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

  本报采访人员 兰杨萍 王湛 杨业

  通讯员 刘苏蒙 邱伊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