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文学地图之东亚:被发现的与被遮蔽的

本文原始标题为:亚洲文学地图之东亚:被发现的与被遮蔽的---来源是:

在亚洲的47个国家 , 居住着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 , 1000多个民族 。 几千年来 , 这片广袤的土地孕育了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几大古代文明 , 也在近两个世纪共同经历了近现代化的洗礼 。 辉煌 , 苦痛 , 沉思 , 希冀……所有这一切 , 都映照在从古至今的一部部亚洲文学作品之中 。

从《罗摩衍那》到《玛纳斯》 , 诞生于南亚和中亚大陆的恢弘史诗代代相传 , 不曾断绝;从《鲁拜集》到《源氏物语》 , 丰富的哲思与情感在一千年前就被伟大的作家用精妙文字书写下来;从高银的诗歌到奥尔罕·帕慕克的小说 , 传统与现代 , 战争与民族 , 都在文学中得到了深刻的关照与省思 。

从亚洲文学的丰富生态中 , 我们能看到民族的共生 , 文明的融通 。 在宗教和民族群落密度极高的西亚 , 阿拉伯人、犹太人、波斯人、土耳其人……都生成了自己的文学传统;在东南亚 , 我们能看到迁徙过去的华人作家用中文写作;在南亚和中亚 , 能清晰地分别发现英语文学和俄语文学的影响与痕迹……这背后当然有复杂的政治历史因素 , 但也证明着 , 文明从来都是在交流互鉴中生存与发展 。

正因为亚洲文明的深厚与丰富 , 以个人之能力实在难以尽览 。 于是 , 我们对与中国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的亚洲各国 , 往往没有充分的了解 。 正值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召开之际 , 我们以此专题 , 按地区撷取具有代表性的亚洲文学佳作 , 欣赏各位“邻居”们的文学之园 。

东亚:被发现的与被遮蔽的

在东亚的五个国家——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和蒙古——中 , 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是我们最为熟悉的文学生态 , 而韩国、朝鲜和蒙古文学则显得略为生疏 , 这背后 , 有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 。 近年来 , 韩国文学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 , 为世界读者所发现和研究 , 但朝鲜作家李箕永、韩雪野 , 蒙古作家达·纳楚克道尔基、达姆丁苏隆等 , 依旧是我们所不熟悉的写作者 , 这些被遮蔽的文学 , 或许还需要更长的时日为我们所认识与接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