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首次观测到重元素组成恒星( 二 )

社会

证明 , 像银河系这样的较大星系是经过多次与小星系的撞击、合体 , 逐渐成长为目前这样的星系的 。

人类居住的银河系是螺旋状的圆盘结构、恒星稀疏存在的“晕轮结构” 。 大多数恒星诞生于银河系形成过程的初期 , 有些是由气体在银河系中集聚诞生;有些是在矮星系中诞生 , 之后被银河系吸收过来 。 这一过程已被计算机模拟预测 。

自2014年开始 , 中日联合研究小组利用中国的郭守敬望远镜(LAMOST , 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甄选出金属元素含量较少的恒星 , 日本昴望远镜利用搭载的高色散光谱仪(HDS)对选择的恒星进行详细观测 。 截至目前 , 已对400多个天体进行了详细的元素组成测定 。 此次 , 他们发现“J1124+4535”天体具有突出特征 , 即该恒星镁、铁比重较低 , 重于铁的重元素相对较多 。 这是在银河系首次观测到的由极端元素组成的恒星 。 而与其相似的恒星在银河系周围的矮星系中已发现数例 , 明确显示该恒星诞生于矮星系 , 之后被银河系吸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