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斋分享:辽宁省博物馆中国历代玺印展选赏( 二 )

花押印也称署押印 , 是起源于宋 , 盛行于元的刻有花押样式的私印 。 花押印将个人姓名或字号草写为类似图案的符号 , 兼具不易识别和难于模仿的作用 。 花押印皆为朱文 , 形式多样 , 字体或楷或隶 , 皆具古拙凝重之美 。 辽博所藏辽金元系列押印 , 地域特征明显 , 时代特征明显 , 尤其是人纽印 , 更是充满民族文化信息 , 惹人喜爱 , 实堪玩味 。

明代中叶的文彭、何震是明清流派篆刻辉煌业绩的开拓者 , 他们力追秦汉,开辟了明清篆刻艺术的昌盛局面 。 清代篆刻在明代文、何之后,理论与实践上得到更大发展,风格各异 , 流派繁多,逐步形成了“浙派”与“皖派” 。 至晚清 , 篆刻艺术呈现了多姿多彩的流派格局 , 从技法到理论已趋于完备 , 形式与审美体系得以最终形成 。

中国印章历来重视印纽雕刻 , 清康熙、乾隆之世 , 印纽雕刻题材多样 , 技法纯熟 , 福建寿山和浙江青田的印纽雕刻历史悠久 。 而晚清与绘画相融合的浅浮雕装饰也颇为流行 。

到了近现代 , 篆刻艺术进入了全盛时期 , 印家们已不再满足于流派的门户之见 , 而是从先秦印到明清流派之间融会贯通 , 锐意创新 , 形成个性突出 , 面目新颖而多元的局面 。 受晚清治印风格影响的一些名家 , 至近现代仍继续活跃于印坛 , 特别是一些书画家 , 以治印为兼善 , 作品意趣率真 , 具有清新的风貌 。 刀法含蓄稳健 , 风格典雅 , 章法多变 , 影响直至当代 。

辽宁博物馆在六十年代就开始注重收藏当时篆刻名家作品 , 韩天衡老师的作品也曾被收藏 , 现在展陈的只是所故去名家的作品 , 一直展陈到陈巨来、钱君匋 。 这在中国博物馆中属于比较领先的做法:在博物馆收藏的时候 , 这些名家还在世 , 这些篆刻作品可能还达不到展示文物的级别 , 但是一旦作者故去 , 几年之后 , 就可以成为展览文物的一部分 。 这显示了博物馆的专业远见与思维的领先 。

————无极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