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选:一场针对莫迪的公投( 五 )

在古吉拉特邦 , 莫迪要求政府官员保持高度紧张的工作节奏 , 就算因开会离开办公室 , 也必须告知他 。 在古吉拉特邦议会 , 莫迪甚至一度要求33名他认为没有达到绩效要求的邦议会议员离职 。 此外 , 莫迪作为古吉拉特的首席部长 , 几乎从未卷入任何贪腐丑闻 。

凭借着要把“古吉拉特奇迹”复制至全国的承诺 , 加上浓重的个人魅力 , 莫迪在2014年成为印度总理 。 当时有分析称 , 果决的政府、良好的经济表现加上零贪腐记录 , 是莫迪俘获民心的杀手锏 。

尽管印度政府相较于从前更加高效 , 但是莫迪执政五年后 , 民众对他的看法逐渐发生了转变 。

美国电视新闻网(CNN)去年12月的一则分析报道称 , 莫迪在2014年的胜利 , 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承诺要全面改革印度经济 , 为年轻人创造就业机会 。 然而 , 印度近年来的就业形势越来越糟 , 尤其在政治上十分重要的北方地区失业率逐年上升 。

此外 , 印度农村地区及低种姓者深陷贫困 , 莫迪作为强硬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者引发的社会分裂加重 , 这些都可能成为在2019年有损莫迪和执政党形象的因素 。

《外交杂志》今年4月的一则文章称 , 2019年的印度大选是莫迪与反莫迪者之间的斗争 , 是一场针对总理莫迪的全民公投 。

2014年 , 印度卡梅尔蒙特学院(MountCarmelCollege)地缘政治学教师GuruAiyar把票投给了莫迪 , 但这一次他会投给国大党在当地的重量级候选人马利卡晶·哈尔热(MallikarjunKharge) 。

76岁的哈尔热是印度前铁道部长和劳工就业部部长 , 也是国大党的领袖之一 。 哈尔热自2009年以来一直担任卡纳塔克邦古尔伯加区议员 , 在当地备受尊敬 , 其政治生涯中经历的11次选举无一不以成功收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