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民楼”主人身陷伦敦金骗局:痛失5.8亿元 变现救急?( 四 )

此番葛师科若真被骗走巨款的话 , 对“天民楼”可谓是沉重打击 , 况且葛师科已经是一位接近耄耋之年的老人了 , 这次被骗可能会成为葛师科和“天民楼”命运的一个转折点 。

“太多了 , 老实说要服侍它也很费劲 , 我这二三十年 , 就在服侍这些东西 , 搬运工、清洁工也是我 , 我太太也不许碰的 。 大罐子也不是很轻的 , 不是没有出过事 , 讲起来就难过 。 马上就86岁了 , 我想不能被这些东西拖累到这样了吧 , 所以要好好清理一下 。 ”葛师科曾如此感叹道 。

葛氏父子对藏瓷有十分明确的定位 , 那就是:高标准、高起点 , 对藏品要求精中选精 , 残缺瓷和修复瓷都不能入藏 。 而在具体收藏上 , 葛氏父子反复强调的一条收藏原则就是 , 流传有序 。

“天民楼”收藏27件元青花可谓全球私人收藏第一 , 其中有一件品相完好的带盖梅瓶 , 是在1986年香港苏富比船王赵从衍专拍上竞得的 , 无论是青花发色 , 还是器身典型的牡丹缠枝纹纹饰都极有元朝典型色彩 。 存世所见牡丹纹为主题的元青花梅瓶一共10件 , 其中保存瓶盖的仅4件 。

不仅对瓷器收藏追求完美 , 葛氏父子对藏品展览的自我要求也是极高 。 比如在筹备香港展览5年中 , 葛师科几乎整日埋首家中 , 潜心研究 。 每天 , 仔细捧出一件件瓷器 , 小心翼翼地拍照、丈量尺寸 , 编写目录 , 多方查找资料编写展品资料 。

葛氏父子对展览图录要求也非常高 , 香港市政府的图录预算不得超过30万 , 他们自掏腰包赞助200万 , 得以高价聘请当时最先进的日本名摄影师拍摄图版 , 采用展开式插图 , 用旋转方法拍摄瓷器 , 使瓷器上的纹饰如画卷般在平面上展开 。 葛师科1987年出版的两册《天民楼藏瓷》 , 至今大家仍奉之为中国瓷器中的“圣经” 。

“我们现在着重加强明代藏品 , 一些较常见、重复的 , 我就准备拿一部分 , 来换成更精一点的东西 。 而拿出去的东西都是在三四十年前买的 。 我们的东西 , 一般都是全美的 , 流传有序 , 从拍卖、名家收藏而来 。 现在要买到这样的东西 , 已经很难了 , 虽然在我们看来 , 还是比较‘常见’ 。 ”葛师科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