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滚滚”出镜率太高,还“偷”了村民的笋……( 二 )

这里的“滚滚”出镜率太高,还“偷”了村民的笋……

----这里的“滚滚”出镜率太高 , 还“偷”了村民的笋……//----江苏龙网 http://www.jiangsulong.com //

本文原始标题为:这里的“滚滚”出镜率太高 , 还“偷”了村民的笋……---来源是:

本文原始标题为:这里的“滚滚”出镜率太高 , 还“偷”了村民的笋……---来源是:

本文原始标题为:这里的“滚滚”出镜率太高 , 还“偷”了村民的笋……---来源是:

图2/3

黑水河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图据网络)

2018年3月 , 海拔1700米 , 一只亚成体大熊猫挂在高高的树上;2018年5月 , 海拔1400米 , 一只成体大熊猫跑进了村民种的竹林里偷竹笋……

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说 , 以前保护区的大熊猫活跃范围大概在海拔1700米到3000米 , 现在范围有明显扩大 。 这和近年来大邑县政府牵头组织村民保护生态、步步退让有很大关系 。 “山上煤矿、药材丰富 , 以前很多村民上山挖药 , 也有一些煤矿和耕地 。 现在退耕还林基本完成了 , 煤矿全部关闭 , 也很久没看到挖药的村民了 。 ”保护区工作人员张剑说 , 人和野生动物 , 从来都是“你进我退”的关系 , “我们退了 , 把生态恢复 , 它们也就进了一步 。 ”

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 , 有效摸清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 , 位于大邑区域内的黑水河自然保护区 , 从2011年开始进行红外线触发相机监测 。

目前已安设了60台相机 , 覆盖了保护区的绝大部分区域 。 “近几年 , 野生大熊猫在镜头中出现的频率在增多 。 ”保护区工作人员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