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峁遗址:正在揭开中国最早宫城雏形“面纱”( 三 )

玉器在古代社会的精神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在我国史前社会主要用于祭祀神灵、标志使用者社会地位的尊卑以及用于死后的殓葬 。 “芦山峁遗址出土的玉器体量不大 , 但造型精美、制作精细、做工考究 , 代表了龙山文化晚期的玉器制作水平 。 ”延安市文物研究所所长张华告诉采访人员 。 20世纪80年代 , 芦山峁共搜集到出土玉器28件 , 近年考古发掘中又出土玉器16件 , 目前发现总数为44件 , 器类包括璧、琮、璇玑、璜、铲、瑗、环、斧、锛、笄、镯、刀、虎以及饰件等 。

芦山峁遗址频频出现的历史遗存引起了各级政府重视 。 1992年 , 芦山峁遗址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面积24万平方米 。 1998年出版的《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刊布了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信息 , 芦山峁遗址的分布面积为60万平方米 。

2001年之后 , 在国家文物局“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的生业、文化与环境”课题带动下 , 陕晋蒙交会地带的河套地区发现大量新石器时代的石城址 , 其中以神木石峁遗址层级最高 , 规模最大 。 这些重要发现表明 , 河套地区在龙山时期可能已进入了早期国家起源阶段 , 从而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 陕北也成为中国文明和国家起源研究的重要地区 。 在此背景下 , 横亘在河套与关中之间的延安市所在区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要区域 。

在国家文物局颁布的《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以及“考古中国”系列研究项目中 , “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长江中上游文明进程”“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等4个项目被确定为推进区域文明化进程研究的重点课题 。 芦山峁遗址被选定为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项目的核心聚落 , 从而启动了延安市区域内沉寂已久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和相关研究 。

芦山峁遗址:正在揭开中国最早宫城雏形“面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