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内地第一高楼”,见证南京40年蓬勃生长( 三 )
“南京城市建设已从较为粗放的外延扩展转变为精致的内涵发展。”南京市规划局总规划师何流说,通过统筹城市历史人文、环境风貌、地区特色、产业、社会发展、建筑功能和形态等因素,南京完成200多项城市设计,覆盖面积约584平方公里,中观和微观层面愈加精细和精致。
适时转换城市发展动能,南京的角色定位步步抬升。从1981版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江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到1991版与2001版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长江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再到2011版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2017年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则顺应“国家中心城市”的全新定位,肩负起更高的使命担当。
坚守与“留白” 更添厚度与温度
作为全国首批城市开发边界划定试点城市,南京严控城镇建设行为,将集中的城镇空间面积限定在市域总面积的30%以内,划定城市生态控制线与城市绿线,锚固城市生态骨架。同时建立规划留白机制,建立开发利用负面清单。土地开发也从以增量为主转向更关注土地使用绩效和功能转型,存量改造、低效挖潜和乡村减量力度逐步加大。
有2500年建城史的南京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平衡历史文化保护和快速的现代化发展这一对矛盾中,南京迈过被动保护的坎,走出主动保护的特色路径。
1984年10月编制完成的《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方案》,在国内率先提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要形成完整体系。对近现代重要建筑的规划保护,逐步摸索出“找出来、保下来、亮起来、用起来、串起来”的做法。保护不限于城墙和文保单位,还扩大到民国建筑、工业遗产、传统村落和非物质遗产。以沿江、沿明城墙、环玄武湖、环紫金山等为带型区域,老城南、颐和路公馆区、幕燕风光带等为片区的高品质魅力空间体系逐渐成形。
眼下,南京又以“人文绿都、美丽古都”战略为引领,提出保护“襟江带湖、山水相依、龙蟠虎踞”的古都山水形胜、加强历代都城格局的挖掘和保护展示、重点保护老城等“升级版”思路。
漫步南京城,不时可感触“山、水、城、林”的风貌特色,“绿、文、城、人”特色要素有机互动交叠,好一幅“江南山水韵、古都文化魂、国际现代貌、活力宜居城”的画卷!
叶斌体会深切,这些年南京更关注城市特色和品质,关注人的感受和社会需求,“规划技术指标的选取更有体感和温度”。
推荐阅读
- 张常宁|中国女排第一美女即将大婚!提前穿“婚纱”,婆婆神似董明珠,家缠万贯
- 明星|4位没文化的女明星的第一份工作:2位曾是服务员,她曾是酒吧舞女
- 曹云金|上线就是第一!彭禺厶《阴阳打更人》一出来,该有多少影片脸红?
- 赵丽颖|岳云鹏唱红的5首歌,第一首传给徒弟,最后一首听哭所有人
- 王俊凯|没资格带货的明星,潘嘎上线,何伟排第二,第一名毫无悬念
- 明星|?倚天屠龙记中的“第一美人”,艳压贾静雯,今39岁皮肤嫰如少女
- 电视剧|连着三年,内地电视剧一年一个“狠角色”,观众:胆小鬼是我自己
- 滤镜|旧时代美人全靠低像素,曾经的第一美女都是靠p图?
- 白敬亭|《明侦7》即将回归,白敬亭冲热评第一,?“双北组合”或将被拆散
- 薛家燕|遗憾!71岁TVB著名老戏骨被曝情变,与小17岁内地圈外男友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