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洛夫辞世引发感怀 生前曾来无锡留下佳句

小编提示您:本篇文章标题是《诗人洛夫辞世引发感怀 生前曾来无锡留下佳句》。//本文由热心网友[希望自己变得苗条点] 投稿。


诗人洛夫辞世引发感怀 生前曾来无锡留下佳句

本文标题:诗人洛夫辞世引发感怀 生前曾来无锡留下佳句

诗人洛夫辞世引发感怀 生前曾来无锡留下佳句

洛夫(左四)与无锡诗人群体合影

3月19日,台湾著名诗人洛夫去世的消息经由网络传播开来,无锡市诗歌学会会长金山得知这一消息时已是晚上,深感痛惜。他随即找出洛夫当年在无锡为他亲笔题写的一首小诗,拍照发在“朋友圈”以表追念。

昨日是世界诗歌日,采访人员独家专访了金山,揭开洛夫与无锡的一段情缘,且听他说,今天我们读诗、写诗究竟还有什么用?

无锡情缘:三日之行让洛夫“爱上”无锡

“洛夫的诗好,文艺青年必读。”“洛夫去世,难过。前几天还给同学们推荐他的作品。”“又走了一个,一切都成了烟之外。”……洛夫走了,锡城一众文艺爱好者纷纷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发表感慨。金山在“朋友圈”发了洛夫为他题写的一首小诗:荷花的升起,是一种欲望,也是一种禅。

这幅题字,金山珍藏了十多年。2004年10月6日,在北京诗人李青松的陪同下,洛夫偕夫人从苏州来到无锡,在无锡度过了三天,由无锡市诗歌学会的孟敦和、金山、浦学坤、毛益新、陈锡民等陪同。金山和浦学坤当年的日记上,清楚地记下了洛夫在无锡的行程。6日,金山陪洛夫去南禅寺逛了多家古玩店,“他对古董和玉器很感兴趣”。7日,他们带洛夫夫妇去了鼋头渚、锡惠公园,“洛夫在寄畅园坐了很久,金石声接待讲解的”,晚上,洛夫为无锡诗人写了七八幅字。8日,大家去了灵山大佛、蠡湖,“洛夫在湖边走了两三个小时,对无锡的环境、风景赞不绝口”。

洛夫2004年来无锡时,已移居加拿大多年,他十分珍惜回到祖国的日子。他那次的无锡之行虽然只有短短三天,但两地诗人相偕行走在湖光山色之间,探讨人生历练和诗艺磨砺,畅谈现代诗的走向和创新,令彼此受益匪浅。金山提到,洛夫当时以两个“惊喜”总结他的江南之行:一“喜”是无锡除风光之外,文化传承、历史累积深厚;二“喜”是无锡现代诗歌的发展和诗人的热情。浦学坤回忆,洛夫整个被无锡的人文美景吸引住了,“他情不自禁地说,无锡就是一首诗,一首迷人的诗,生活在诗情画意中的无锡人真幸福”。

洛夫其人:三千行长诗《漂木》获诺奖提名

诗人洛夫辞世引发感怀 生前曾来无锡留下佳句

洛夫当年为金山题写的一首小诗。

洛夫(1928—2018),原名莫运端、莫洛夫,湖南衡阳人,台湾《创世纪》诗刊创办人,著有《漂木》《边界望乡》《石室之死亡》《因为风的缘故》等作品。洛夫一生有很多头衔,比如“诗魔”、华语诗坛泰斗、台湾十大文学家、加拿大华文作家……在金山看来,介绍洛夫一定不能少了“早期中国现代诗的开拓者之一”,因为洛夫影响和启迪了一代又一代文学青年。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学生们除了受朦胧诗的影响,其次就是受台湾诗歌的影响。“我当时抄了两本诗集。”那个年代,金山正在读大学,洛夫是他最喜欢的诗人之一,洛夫的《窗下》和《金龙禅寺》金山至今念念不忘。

在华文诗坛,洛夫的地位很高。说起现代乡愁诗,余光中的《乡愁》最知名,另外一首可与之相媲美的,就是洛夫的《边界望乡》。洛夫也与余光中并称为“台湾诗坛双子星座”。洛夫一生颠沛流离:前半生打过越战,40岁成家立业,50岁静心接触书法,70岁办了书法展,在诗歌创作和书法中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感觉,后又到温哥华定居。从故乡衡阳到台湾,再到温哥华,2001年,洛夫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写出了长达三千余行的长诗《漂木》,其实就是他生命历程的写照。“就是这首长诗,让洛夫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金山眼中的洛夫很“低调”,尤其是他的“独立思想”值得后辈学习,“这是作为诗人最根本的一条”。

洛夫为什么会被称为“诗魔”?“因为他的诗歌不断变化,在古典中融合进现代性,否定之否定,迂回前进。”金山介绍,洛夫的诗集《魔歌》是台湾文学经典之一,由于他的表现手法近乎魔幻,因此被诗坛誉为“诗魔”。台湾出版的《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称洛夫的诗歌:“从明朗到艰涩,又从艰涩返回明朗,洛夫在自我否定与肯定的追求中,表现出惊人的韧性,他对语言的锤炼,意象的营造,以及从现实中发掘超现实的诗情,乃得以奠定其独特的风格,其世界之广阔、思想之深致、表现手法之繁复多变,可能无出其右者。”业界评价,自《魔歌》以后,洛夫诗歌的风格渐渐转变,由繁复趋于简洁,由激动趋于静观,师承古典而落实生活。他的诗直探万物本质,穷究生命意义,且对中国文字锤炼有功。

诗说心语:读诗和写诗是一种文化修养的提升

2004年10月,洛夫的无锡之行还与无锡诗人群体在东林书院进行过一次有意义的座谈,10多位本地诗人参加了座谈会。会上,洛夫介绍了他的创作生涯和创作理念,他告诉无锡诗人们,诗歌的创作,一方面要继承汉诗的传统,另一方面要吸纳西方的创作理念,然后形成自己的个性。在金山看来,这些理念对于当代诗人传承和发展诗歌艺术大为受用,对无锡诗人群体也是一次提升。“无锡是中国的‘诗歌重镇’。”金山介绍,目前,诗歌发展较好的地区有北京、四川、江西和江苏,不管是致力于古典诗词的碧山吟社,还是主攻现代诗艺术的无锡市诗歌学会,无锡从来不缺诗人,而且“不但写诗的人多,写得好的也多”。

无锡市诗歌学会成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从开始时的五六十人,到现在的一百五六十人,诗人群体不断壮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无锡诗人的创作、交流、朗诵活动从以线下为主发展到了线上线下同步发力。金山介绍,仅去年一年,无锡诗人在报刊上发表的作品累计达到300余首,出版诗集20余册,在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个人诗歌专页150余个,极大地激励了一批民间写作者,促成了青年诗人群体的成长和发展。采访人员约访金山时,正巧赶上世界诗歌日的到来(1999年,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次大会决定3月21日为世界诗歌日),诗歌传承问题一直为学界所关注。有些学者提出:今天,不管是中小学还是高校,我们的诗歌教育仍很缺失。金山表示确实如此。

“今天读诗、写诗,还有什么用?”“看似无用,其实有大用。”金山笑了笑作答,读诗和写诗是一种个人精神的追求,也是一种文化修养的提升。他很看重诗歌教育从娃娃抓起,如果父母在孩子学龄前就给他们读诗,诗歌植入孩子的记忆,孩子的成长就会伴随着同步性的美学反应。据了解,无锡校园有意识培养孩子们的诗歌修养,这些年,市诗歌学会也开展了诗歌进校园、小诗人夏令营等活动。随着央视重磅打造的《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的热播,似乎也传递出一个信号:诗歌在回暖,我们的时代和生活,永远需要抒写心灵的诗歌艺术。金山透露,今年,市诗歌学会将推出一系列诗歌交流、普及活动,邀请广大诗歌爱好者参加,唤醒生活在诗情画意中的人们心中的那份诗意。 (晚报采访人员 张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