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九成大学生支持垃圾分类 半数对分类标准模糊( 三 )


吴奕蕾直言 , 在上海生活时 , 她越来越不想点外卖 。 分类过程的繁琐令她感到苦恼 , “吃完外卖如果有剩就还需要一样一样倒出来 , 分类处理 , 甚至吃完的水果也需要进行细分 。 ”她因此少点的外卖 , 也确实少产生了许多不必要的垃圾 。
此外 , 在李爱民看来 , 垃圾分类方式应当因地制宜 。 “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垃圾分类 。 不同规模的城市应当综合当地情况 , 分别进行相关条例制定 。 ”
何品晶举了一个例子 , “我们理念中玻璃瓶具有回收价值 。 但由于玻璃瓶较重、体积大、价值低 , 而运输、储存的成本很高 。 一线城市人口密度高、土地资源紧缺、土地价值高、人力成本高 , 在这种情况下 , 类似的低值可回收物利用就显得较为困难 。 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分类 , 恐怕是‘后端’决定‘前端’ 。 ”
在何品晶看来 , 垃圾分类是日常工作 , 而不是应急工作 , 需要重视其可持续性 。 同时他强调 , 面对垃圾分类 , 大学生不仅要以实际行动加入其中 , 还应该对垃圾分类有更为科学的理解和认识 , 才能让垃圾分类行稳致远 。
(应受访者需求 , 张甜甜为化名)
【近九成大学生支持垃圾分类 半数对分类标准模糊】中青报·中青网见习采访人员 程思 中青校媒采访人员 马玉萱 刘开阳 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