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水乡,过上春天般好日子

『』美丽水乡,过上春天般好日子
文章图片

江宁钱家渡村春景如画 。新华报业全媒体采访人员 赵亚玲摄
『』美丽水乡,过上春天般好日子
文章图片

关注交汇点 走进听见小康
开栏的话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 。为充分展示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成就和经验,充分展示江苏大地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成就,营造共享伟大荣光、共铸复兴伟业、全面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浓厚氛围,本报今起开设“聚力强富美高 决胜全面小康”专栏,首批推出“百村调研行”系列报道,报道我省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成果,敬请关注 。
3月27日,我省“聚力强富美高 决胜全面小康”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在南京市江宁区举行 。“百村调研行”第一站来到湖熟街道钱家渡村 。钱家渡村是我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之一,这里河网纵横,塘田交错,呈现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 。从偏僻闭塞的小村庄,到有颜值有内涵的“小康村”,钱家渡用特色产业旺了一片田野,富了一方村民,反过来带动更多人回村创业,在“家门口”奔小康 。
【『』美丽水乡,过上春天般好日子】产业旺村,薄弱村摘了帽
“每天眼一睁,就愁社区怎么开门,只能到处‘化缘’ 。”想起以前的“紧巴”日子,湖熟街道和平社区党委书记丁桂平十分感慨 。社区2016年列入“市级经济薄弱村”,集体收入不到17万元,社区干部每年工资需要80万元,保洁、办公等支出200万元,每年社会民生事业投入还要200万元,缺口巨大 。
要想富口袋,先得换“脑袋” 。丁桂平召集社区干部、党员召开脱贫头脑风暴大会,不再等靠要、不再单纯依靠输血 。“要资金”变为“要资本”,有了资产、项目,就有了长久的产业 。江宁开发区帮扶2000万元资金,社区一分没动,与江宁交通建设集团合资成立南京源山农副产品销售有限公司,社区占股48%,不参与实际经营,每年固定拿10%分红 。社区将各级补助资金、集体资产拆迁款近1000万元,交给建设单位进行资产置换,通过招商、租赁或委托经营等方式获取长期收益 。
2017年,江宁区启动中部美丽乡村建设,钱家渡村恰好位于核心位置 。社区紧抓机遇,完成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党建引领、文化建设等30余个项目 。现代农业借势而起,润和水产等一批合作社、家庭农场红红火火开起来,金陵起居文化馆、滨水民宿、老湖熟鸭馆、乡兴园等13个项目建成开放 。
资产资源一盘活,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薄弱村很快摘了帽 。去年,和平社区稳定性年收入达450万元 。82户低收入农户,通过政策兜底、就业帮扶全部实现脱贫 。
“家门口”就业,生活有奔头
“儿子成家了,娶的还是外地媳妇 。”去年,身体残疾的村民王纯强了却一桩心头大事 。老伴走得早,儿子此前在外地打工,眼看快30岁也没谈对象 。如今,儿子在村里合作社上班,自己在村里当保洁员,父子俩一年收入超过10万元 。
“合作社25个人都是本村的,每人每年都能有4万多元收入 。”润和水产合作社负责人黄连宝说,村里产业发展起来了,更多像王纯强父子这样的村民在当地找到工作,生活更有奔头 。
“回乡创业”,回村探亲时,在外生活20余年的陈叶琴感叹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果断做出这样的决定 。钱家渡停车场旁,一栋白色两层小楼被满眼的绿色环绕,古朴的招牌上写着“和平饭店”4个字 。陈叶琴的和平饭店是钱家渡第一家村民参与经营的农家乐,也是游客们最喜欢光顾的“网红饭店” 。每逢节假日,食客满座,女儿女婿齐上阵帮忙 。陈叶琴总是笑意盈盈,这忙碌时光,是她多年期待的幸福时刻 。“在家门口当老板,一家人一起奋斗,有什么日子比这更幸福呢?”陈叶琴感慨地说,一家人曾长期为生计去不同城市打工,回乡创业,化解了陈叶琴20多年浓浓的乡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