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袁绍和曹操相比,差距最大的是战略眼光

 『诸侯』袁绍和曹操相比,差距最大的是战略眼光
文章图片

【 『诸侯』袁绍和曹操相比,差距最大的是战略眼光】文/闲聊三国
四世三公,诸侯盟主,四州之地,兵多将广,这是袁绍在三国乱世的初期,积累下的各种资源。
作为与曹操争锋的失败者,现在谈论起袁绍,很多论述都看低了袁绍的能力。其实,袁绍不但能够一统北方四州,还在很大程度上收服了黄河以北地区的人心,得到很多豪杰的归附,单论个人能力,在汉末也属于佼佼者。
在袁绍活跃在北方的阶段,他先是号召关东诸侯讨伐董卓,并成为了诸侯盟主,在名份上占了诸侯之首的地位。其后又用计夺取了韩馥的冀州,再以此为根基,先后打败了张燕、孔融、公孙瓒等势力,将青州、幽州、并州一并纳入势力范围,可以说,前期的袁绍一路走来是顺风顺水。
 『诸侯』袁绍和曹操相比,差距最大的是战略眼光
文章图片

然而,在逐鹿中原的舞台上,袁绍遇到了最大对手曹操。和曹操相比,虽然袁绍在军事和经济实力上都占优势,但最终还是败于曹操手下。两相对比,可以发现,袁绍之所以会败给曹操,根源在于战略眼光存在差距。
作为发小,袁绍和曹操的私人关系比较密切。在诸侯会盟讨伐董卓时,曹操曾经问过袁绍,万一讨董失败,他准备怎么办?袁绍表示,我向南边占据黄河天险,在北边占据燕、代等险要地区,还拥有戎狄的部队,然后向南来争夺天下,这样可以成功吗?
曹操则回答,我任用天下的文士和豪杰,用正确的道理来驱使他们为我发挥自己的能力,那应该会无往不胜的。
从这段对话看,袁绍的战略思维能力,不过是先实现武装割据,再图谋进取,并没有超过同时期其他诸侯的眼界。而曹操则在起兵开始,就把放眼天下,并且认识到了掌握话语权和拉拢人才的重要作用。
在奉迎汉献帝这件事上,虽然沮授很早就向袁绍提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思路,而以袁绍当时的实力,又完全可以抢在曹操羽翼不满时做到,但袁绍还是在犹豫中错过了机会,丧失了取代曹操地位最好的机会。不能不说,战略眼光的差距,是其中很关键的因素。
 『诸侯』袁绍和曹操相比,差距最大的是战略眼光
文章图片

在曹操成功迎接汉献帝到许昌后,袁绍在政治体系中的被动地位已经无可挽回。坐拥四州之地的袁绍,实力仍然强劲,但反过来想,正因为如此,曹操又怎能容忍袁绍割据河北。掌握了中枢权力后,曹操随时可以用汉室的名义给袁绍下旨。比如,提出让袁绍派儿子,甚至本人来许昌做官,或者天子召见之类,对袁绍进行要挟。
这时,袁绍“四世三公”的家世背景,反而会成为负担。袁绍一旦不从这些“圣旨”的要求,曹操马上就可以掌握袁绍“不臣”的口实,然后再以天子的名义讨伐,而袁绍只能百口莫辩。
因此,这之后的袁绍,最可能打败曹操的机会,可能只有趁曹操出兵远征的时候,干脆直接和曹操翻脸,进攻许昌了。然而,袁绍却在关键时刻又掉了链子,放弃了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也难怪气得谋士田丰直跺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