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视后”却定居日本,儿子母语是“日语”,今64岁风韵犹存( 二 )




两人互相欣赏 , 爱好相同 , 越聊越投机 , 之后的交往也顺利 , 最后就结了婚 。


那时 , 中日关系虽然有所缓和 , 但远没有现在宽松 。


首当其冲就是她的父母反对 , 女儿远嫁已经让他们心力交瘁 , 更何况还是嫁给日本人 , 这让父母非常难以接受 。


再者就是顾艳的粉丝 , 他们觉得顾艳怎么能这么选择 , 简直就是“背叛”了国家 , 失望和心寒充斥心中 。


最后就是顾艳感受到的文化差异 , 那时候 , “中国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感如雷贯耳 。


女性的地位也有了显著提高 , 她们能够走出家庭 , 拥有自己的工作 。





可日本不是 , 只要结婚了 , 女人基本都要在家相夫教子 , 而且姓氏前面也要冠上夫姓 。


这样的要求让顾艳很难适应 , 好在她的丈夫比较爱她 , 给了她足够的空间 , 让她可以做自己 。


对于顾艳的选择 , 外界除了“骂声”还是“骂声” , 但特立独行的顾艳愣是顶住了压力 , 我行我素地过自己的生活 。


03


阔别影坛10年之久 , 顾艳发现自己还是向往荧幕 , 于是 , 又重返了影坛 。


因为年龄的限制 , 她开始饰演的都是一些“妈妈”、“婆婆”等角色 。


不得不承认的是 , 因为当了母亲 , 切身体会了当母亲的滋味 。





真情融入 , 顾艳饰演的“妈妈们”、“婆婆们”都是入木三分 。


在《婆婆来了》中 , 她就是一个彪悍的婆婆;


在《长恨歌》中 , 她又是一个懂生活懂浪漫的妈妈;


在《那遥远的地方》中 , 她是一个因思念女儿的苦情母亲 。


令人惊叹的是 , 顾艳每每饰演的角色都能令人产生共情 。


每一个角色 , 她都能演出不同 , 更厉害的是 , 每一个角色观众都有代入感 , 不会有出戏的感觉 。


最令人意外的是 , 顾艳是作家余秋雨的学生 , 除了演员的身份 , 顾艳还有一个身份 , 那就是作家 。





她创作的《春天的喜悦》获得了文学界很多大佬的称赞 , 还成功出版了 。


不仅如此 , 顾艳借着自身的影响力 , 成为了中日文化的交流者 。


在日本生活的她积极参加艺术交流会 , 宣传中国文化 。


为此 , 她还举办了自己的画展 , 每一副画 , 都展现了中国风情 。





时至今日 , 顾艳依然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


难能可贵的是 , 在任何公开唱歌 , 顾艳介绍自己都是“中国女演员” 。


顾艳出生于六十年代 , 那时的中国正处于百废复兴的时候 , 她能够勇敢的追求自己 , 不顾外界如何评价 , 单这份勇气 , 就跟不一般!





人最难的就是做自己 , 尤其是在那样的大时代背景下 , 顾艳能够坚守自己的本心 ,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 真的不一般!


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 , 做任何选择 , 最重要就是不忘初心 , 方得始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