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星弼心有大我至诚报国阅读答案

【大家】

陈星弼心有大我至诚报国阅读答案

文章插图
学人小传
陈星弼(1931—2019),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导,195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电机系,毕业后在厦门大学电机系、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无线电系担任助教 。1956年到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任教 。1983年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微电子研究所所长 。他是我国第一批学习及从事半导体研究的科技人员之一,电子工业部“半导体器件与微电子学”专业第一个博士生导师,国际著名半导体器件物理学家、微电子学家,国际半导体界著名的超结结构(SuperJunction)的发明人 , 也是国际上功率器件的结终端理论的集大成者 。他从1981年起开始对功率半导体器件进行研究,第一个提出了各种终端技术的物理解释及解析理论 。他提出了两类纵向导电的器件新耐压结构,并作了唯一的三维电场分析结果,被国际学术界誉为功率器件的新里程碑 。他发表200余篇学术论文,获得授权中美等国发明专利40余项,其中著名的超结发明专利US5216275被国际专利他引超过550次 , 并授权给国际主流半导体公司 。因对高压功率MOSFET理论与设计的卓越贡献,他于2015年5月获得IEEEISPSD(国际功率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年会)颁发的最高荣誉“国际功率半导体先驱奖” , 成为亚太地区首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2018年5月,因发明超结器件成为国内首位入选IEEEISPSD首届全球32位名人堂的科学家 。
半导体功率器件,是电能/功率处理的核心器件 , 更是弱电控制与强电运行之间的沟通桥梁,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过程中,在民族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陈星弼院士为此付出了数十年的心血与智慧,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 仍念兹在兹 。
2019年12月4日,这位被称作中国半导体功率器件领路人的科学家在成都去世,享年89岁 。那条他常去实验室的路上 , 铺满了金黄的银杏叶 , 仿佛在怀念这位中国学人辉煌的科研人生,也似乎还在倾听他对我国功率器件取得进一步突破的梦想 。
【陈星弼心有大我至诚报国阅读答案】“我想陈先生心里想的是,还要再活十年、二十年,还要再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所以陈先生是有言而未语,自己在坚持,希望能够对抗病魔 。”陈星弼的学生、原四川省电子厅厅长蒋臣琦在看望病中的恩师时这样说 。
陈星弼心有大我至诚报国阅读答案

文章插图
美国3D公司授予陈星弼的奖牌 。
是?。〕滦清瞿茄?劝???,热爱科学 。2019年10月,他还和学院的年轻人一起秋游都江堰;生病的前一天依然在实验室里工作;即使在病床上,他也不闲着,琢磨如何改进输液即将完毕时通知护士的方式 。陈星弼的儿子感慨:“真的没有想到啊……他还有好多事情想做 , 好多研究可以做,有很多新的idea(想法) , 这是他最大的遗憾 。”
可是,这位老者没有更多的时光了 。2019年11月20日,陈星弼戴着无创呼吸机,在白细胞22000的情况下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一生辗转千万里,莫问成败重几许 ,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与其在别人的辉煌里仰望 , 不如亲手点亮自己的心灯,扬帆远航……”这是他最后的心语 。
十几天后,陈星弼在他最爱的《命运》交响曲中离开了这个世界,带着未酬的凌云壮志 , 带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
陈星弼心有大我至诚报国阅读答案

文章插图
陈星弼(右)和胡思福在进行光刻分析 。
闯出新路
陈星弼与功率器件的缘分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那时,他作为“文革”后第一批出国留学人员赴美国俄亥俄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访问学者 。
一个极具科研价值的问题吸引了陈星弼:以毫米为单位的小小芯片从晶圆片上划分而来,制作成各种产品,但是每个芯片都有边界,它对功率器件的性能影响如何解决呢?
凭借扎实功底和勤奋学习 , 陈星弼提出了一个独特的思路:应该有一个最佳的电荷分布,能在表面以最短的距离使击穿电压达到尽可能高的值,即最佳表面变掺杂 。
“邂逅”功率器件 , 擦出火花后,陈星弼并没有顺这条新路走下去 。他犹豫着 , 要不要回到自己最喜爱的物理学研究领域?但归国后,陈星弼强烈感受到 , 半导体功率器件对国家电子信息领域发展的重要,于是 , 他放弃原来的理想,全力投入这一领域的研究之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