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斩来使的上一句是什么
不斩来使的上一句是两国交战 , 此词指的是两军在作战期间 , 双方要有互相协商的代表传达信息 。这是历代战争的规则 。“使”即“使者” 。不斩“使者”是从古至今的战争法规 。任何交战方都得遵守 。
历史上最著名的战时两国使节以礼相见的故事是“彭城相会” 。450年南朝刘宋与北魏发生战争,刘宋发起北伐 , 先胜后败,战略据点彭城被包围 。江夏王刘义恭率领军队死守彭城(今徐州),北魏太武帝想一举打过长江,派出李孝伯为使节进彭城劝降 。刘义恭派了张畅为代表与李孝伯谈判 。两人都是当时的“名士”,互相代表各自的君主赠送礼品 , 尽管处在极其残酷的战争环境,但他们在谈判中却仍然是文质彬彬、礼貌周全 。这次谈判本身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结果,可双方的礼节及言辞 , 一直被后世誉为战场佳话 。
两国相战不斩来使两国相战,不斩来使
liǎng guó xiāng
zhàn,bù zhǎn lái shǐ
成语解释
指作战双方不能杀来往的使者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9回:“自古‘两国相战,不斩来使’ 。于礼不当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交往等
成语结构
复句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 义 词
两国交兵 , 不斩来使
英语翻译
Messengers should neither be headed nor hanged.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这个词语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当年楚国向齐国派出使者,洽谈相关事宜 。按理说如果想早日到达齐国的话,必须要从宋国走 。然而楚庄王却特意命令使者要绕过宋国 。
文章插图
因为宋国一向非常高傲,根本瞧不起楚国 , 他们认为楚国都是野蛮人 。因此,楚国也讨厌宋国 。本来按照楚庄王的吩咐,使者只要绕过宋国就好了 。但是宋国的执政者却非常愤怒,认为这是对自己国家的侮辱 。他亲自率兵在楚国使者的路上将其击杀 。
文章插图
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挑衅 。楚庄王非常愤怒,于是率领大军开往宋国 。宋国吓的只能向周边的国家求救 。但是虽然使者将消息传出 , 但是周边的晋国却不敢发兵 。一连困了好几个月 , 宋国也是非常悲惨,城市的粮食也吃完了,也得不到外界的帮助 。无奈之下,宋国国君就派华元作为使者 , 希望他能争取到外交胜利 。
文章插图
华元知道直接谈判肯定不会有好结果,因此直接潜入了楚军大营 , 挟持了楚军的最高指挥官 。当时指挥官正在睡觉 , 突然见到一个人出现在自己的军帐内,不由大惊失色 。华元拿着刀抵着他的脖子说:宋朝派我来做使者,我知道直接谈判不会有结果,因此只能出此下策 。如果将军不肯退兵,宋国唯有倾尽全力拼搏,最终举国而死 。若是将军能退兵三十里,我宋国定当是唯命是从 。
第2天楚国答应了他的要求 , 退兵三十里 , 并互派使者,立下约定 。这也成为了两军交战,不斩使者的优秀范例 。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什么意思早在古代,“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规则,已经是一条敌我双方都需要遵守的潜规则 , 而到如今,更是以正式的文字明确在了国际公约上 , 这不由得让人感到好奇,斩了会怎样?咸丰试过一次,结果很简单 。
1856年,随着农民起义不断地兴起,英法联军在美俄等国家的支持下,趁机以“亚罗湾事件”以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战争 。
文章插图
在为期4年的战争中,内外交困的清廷节节失利,而到了1860年9月,此时洋人已经打到了天津城下,位于北京的咸丰皇帝,忙不迭派出使节,请求停战求和,最终英法两国同意了这个请求 。商议在距离北京不远的通州进行会谈 。
到了9月17日 , 英国参赞巴夏礼、法国参赞巴士达等率领四十多人前往通州,和载垣、穆荫继续商讨会谈结果 。
文章插图
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就双方能达成的条件进行了商讨,而这次会谈只是为了正式确定以及签订文件,然而偏偏结果却出现了意外 , 清政府答应了包括割地赔款内的所有条约,然而却和巴夏礼所带领的使团,在面见皇帝“跪与不跪”的这个礼节上发生了争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