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学习的第一要义,是“一课一得” 。
比如,小学六年级的课文《桥》 , 可以找到“按事情发展顺序描写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方法,边读边想画面,神态动作描写、环境描写,出人意料的结尾”等语文要素 。但短短的40分钟,学生不可能把所有内容都学会,不可能把全部的“语文要素”都掌握 。因此,教师只能选准一个或两个能力点来施教 。其余的必须舍掉 , 不讲 。这就是“一课一得”,也就是老子讲的“至道不繁”“多则惑,少则得” 。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用心对话文本,寻找文本中最有价值的“语文要素” 。
昌邑市外国语学校教师王梅霞执教四年级《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 。她先出示了一份问题清单:1.什么是“程控电话”?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什么意思?20世纪的科学成就为什么可以用这句诗来形容?3.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全是好处吗?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3个问题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提出的?如果你对这3个问题进行筛选,你会保留哪个问题?为什么?
学生把这几个问题解决了,课文讲完了、学完了 。最后 , 她推荐自读课文《蝴蝶的家》,让学生拓展学习,对阅读策略强化巩固 。
这节课,王老师把“球”交到了学生手中,让学生去传递、进攻、防守 。当然,王老师是个高明的教练 。她运筹帷幄,一直密切关注“球场上”的各种情况、各种变化,适当的时候 , 她会叫一个“暂停”,让学生旁逸斜出的东西不致失控 。这是一节简单的课,简而有法,简而有味 , 简而不浅 。
李晨认为,语文主题学习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是一次极大的考验 。语文课看起来就是阅读,读课文、读《丛书》、读整本书 , 但读的方法和要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单元预习课”“精读引领课”“组文阅读课”“整本书阅读”等课型的区别 。语文要上出“专业味”来,“专业味”体现在哪里?就体现在对课标的深刻把握,体现在教材和课文的精心研读 , 体现在对学情的了解,体现在同行之间的学习和借鉴 , 更体现在教师阅读的广博 。就说“舍得”二字,没有深厚的专业素养,就不知道如何“舍” , 如何“得” 。“一课一得”如郢人运斤,举重若轻 , 使教学目标更加精准;“单元整合教学”如众流归海,取博用宏,让课堂更加丰富 。走出以往教学观念的藩篱,语文课堂格局由烦琐变得简洁、大气 。
整合更广泛的教学资源
让我们看看平邑县常柴希望小学教师任瑞萍的课堂 。任老师想了很多办法让学生读好、读活 , 并通过阅读提升其写作能力 。她指导学生上阅读汇报课,从复述课文、概括内容 , 到读喜欢的段落、做好批注,再到编演课本剧 。学生们热情高涨,书读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快 。讲《给予树》这篇文章时,她问学生:“由‘树’你会想到谁?”有学生说:“想到了父母 。”又有学生说:“想到了自己 。”任老师让学生慢慢讲,想到一点讲一点 , 一句话、两句话都行 。“我们把想到的写下来吧!”任老师鼓励学生道 。阅读就这样和写作结合起来了 。读周杰伦的《二十一个玩具》,她让学生讲自己最喜欢的玩具,讲和这个玩具有关的故事;学生们把一只只小手举得高高的 , 作文也写得越来越有味道 。语文主题学习激活了课堂,成就了学生 。
读和写的整合、各种阅读资源的整合,是最基本的整合 , 在几乎所有的语文课堂卓有成效 。
平邑小学教师程慧说,现在,语文教师更加关注各科知识的整合,只有整合贯通各科知识,教学中才能兼容并蓄、左右逢源 。在设计教学时,不再仅仅关注一篇文章如何教,而是思考一个单元、一个学期的教学如何统筹安排;不再仅仅盯着一个年级的语文课如何教,而是关注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语文,准确定位各个年段的教学目标 , 打通12年的语文教学;不再仅仅关注语文课内生活,而是关注语文课内外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再只关注教师的教,而是更关注学生的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语文不是狭窄的、封闭的 。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语文 。
当然,还有更广阔视野的整合 。比如,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互补,教师和家长的配合 , 学校、家庭、教研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和全社会的协调 。
整合是成功的 。
推荐阅读
- 幼儿园为什么不能小学化
- 部编版七年级上生字词注音注释,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词注音
- 高考语文考多音字 高考语文多音字大全
- 语文学习方法,学好语文的方法及技巧有哪些呢
- 小学升初中的准考证丢了怎么办
- 村晚课文解析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表组词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生字组词
- 部编版七上语文课后词语解释注音,部编版七上语文字词拼音整理
- 幼儿园学籍影响小学,上小学报名需要幼儿园学籍吗?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成语积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