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春节的特点是什么,北京的春节体会京味儿特点

北京的春节体会京味儿特点
北京的春节中老舍用了一些有京味儿的词语,这样写的好处是作者用充满i味的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 , 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
《北京的春节》是现代作家老舍1951年创作的一篇散文 。文中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 , 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同时对比新旧社会的春节,突出了新社会移风易俗、春节过得欢乐而健康,表达了作者对新中国、新社会的赞美 。全文充满北京味儿的朴实语言,陈述朴素自然,不事雕琢,流畅通达,又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北京春节的特点是什么照北京的老规矩 , 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腊七腊八 , 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在腊八这天 , 家家都熬腊八粥 。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 。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 , 为过年吃饺子用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在北京,过年时 , 家家吃饺子 。
【北京春节的特点是什么,北京的春节体会京味儿特点】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 。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jiàn)掺(chān)和成的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 。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 。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 。这一天,是要吃糖的 , 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nián),小孩子们最喜欢 。
过了二十三 , 大家更忙 。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 , 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
除夕真热闹 。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 , 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xiāo),不许间断 , 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边做事的人 , 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 , 全城都在休息 。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 。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 。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 。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 , 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 。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 。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xián)熟技能 。
多数铺户在正月初六开张,不过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 。
北京的春节与山西的春节有什么不同北京的春节热闹、欢聚一堂 。反映北京人淳朴、遵循传统的风气和追求祥和、安定的心愿 。虽然说现在的春节不如以前那么的团结祥和,但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习俗,春节也是反映人们相聚一堂的特点 。
北京的春节京味儿语言的特点好处特点:
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 , 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
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 , 学生喜闻乐见 。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 , 推进自然 。
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 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 , 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