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以养正圣功也的意思

蒙以养正圣功也的意思
“蒙以养正,圣功也”的意思是在蒙童时代培养正直无邪的品质,是造就圣人成功的必经之路 。这句话出自《易经》,这个蒙是代表受教育,因为小孩刚出生还懵懵懂懂,要有养成的教育,要从小养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引导他的善心、善言、善行,扎好德行的根基,这是世间最伟大的功业 。
《易经》:《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 。蒙亨,以亨行时中也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 。初筮告,以刚中也 。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 。蒙以养正,圣功也 。
《易经》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 。《易经》长期被用作“卜筮” 。“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
蒙以养正圣功也的意思是什么1、蒙以养正圣功也的意思:蒙童时代应培养纯正无邪的品质,这是造就圣人的成功之路 。
2、出自:《五种遗规》之《养正遗规》《彖》曰:
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 。
蒙亨,以亨行时中也 。
匪我求童蒙 , 童蒙求我,志应也 。
初筮告 , 以刚中也 。
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 。
蒙以养正,圣功也 。〔彖传〕
蒙以养正是什么意思简单表述蒙以养正
méng yǐ yǎng zhèng
【解释】指从童年开始 , 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 。
【出处】《易·蒙》:“蒙以养正 , 圣功也 。”
【结构】紧缩式
【用法】作宾语;指教育要从童年开始
负任蒙劳
fù rèn méng láo
【解释】指担负重任,承受劳苦 。
【结构】联合式成语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例句】梁启超《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徒以无国会之故 , 代彼等负任蒙劳,凡百偾张,凡百丛脞 。”
发蒙振聩
fā méng zhèn kuì
【解释】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
【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
【结构】联合式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振聋发聩
【例句】先生,你这一番议论,真可谓之~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四回)
【英译】make a deaf man hear and a blind man see
发蒙启滞
fā méng qǐ zhì
【解释】启发蒙昧,开通阻塞 。《宋书·武帝纪下》:“古之建国,教学为先,弘风训世,莫当於此,发蒙启滞,咸必由之 。”
【出处】《宋书·武帝纪下》:“古之建国,教学为先,弘风训世,莫当于此,发蒙启滞,咸必之 。”
【结构】联合式
【近义词】发蒙启蔽
被苫蒙荆
pī shān méng jīng
【解释】被:披;苫:用草做成的垫;蒙:冒着 。披着草苫子,顶着用荆棘编的器物 。形容受尽艰辛,吃尽劳苦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四年》:“乃吾祖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 。”
【结构】联合式成语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发蒙振落
fā méng zhèn luò
【解释】蒙:遮盖,指物品上的罩物;振:摇动 。把蒙在物体上的东西揭掉,把将要落的树叶摘下来 。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 。
【出处】《史记·汲郑列传》:“至如说丞相弘 , 如发蒙振落耳 。”
【结构】联合式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
【近义词】轻而易举
【例句】若一切许其登录,锐意奖进,则去此如~ , 如是而王道荡平,大圜停水之中,无少有坎窞矣 。(章炳麟《代议然否论》)
【英译】as easy as ABC
【成语故事】西汉时 , 掌管封舜事务的主爵都尉汲黯,是位忠正耿直的大臣 。他不考虑个人安危,经常向年轻的汉武帝直言进谏 。有个名叫董仲舒的读书人向武帝提出建议,将诸子百家的学说作为邪说,予以禁止,独尊孔子及其儒家经典,以通过文化上的统治,达到政治上的统一 。这就是所谓“罢黜百家 , 独尊儒术” 。后来,武帝采纳这个建议,到处表示要以仁义治天下 。汲黯觉得武帝这种表示是言不由衷的 。有一次,他当着许多儒生的面批评武帝说:“陛下内心的欲望很多 , 嘴上却说要以仁义治天下 。这哪里像古代圣贤唐尧、虞舜的样子呢?”武帝听了无言以答 , 非常难堪地离去 。有人对汲黯说,你这样当面得罪皇帝,迟早会出事的,汲黯不以为然地说:“皇帝设置百官,难道是为了让他们光说好活,而使皇帝陷入不义的污泥里去吗?”不久,淮南王刘安准备反叛 。他对公孙弘并不放在眼里,怕的倒是汲黯 。为此,特地告诫手下人千万不要在汲黯那里露了马脚 。他说,汲黯此人爱好直言进谏 , 能为节义而死,很难迷惑他 。至于丞相公孙弘 , 对付他就像揭开蒙盖在眼睛上的障碍,振落树上的枯叶那样容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