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这个成语与唐代诗人谁有关

毛遂自荐这个成语与唐代诗人谁有关
毛遂自荐这个成语与唐代诗人孟浩然有关 。在唐朝,诗人文人们如果想向上级或大官推荐自己,往往会写婉转表达心意的诗呈献给那位大官,这种诗有点像现在的自荐信,在唐代被称为干谒诗 。干谒诗的代表作则是《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作者是山水田园派大诗人孟浩然 。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 , 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 世称孟襄阳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 , 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 。曾隐居鹿门山 。40岁时 , 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 。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 , 为之搁笔 。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 。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 , 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
面对逆境豁达乐观的事例10个积极面对挫折的名人故事
故事一:桑兰
桑兰,着名体操运动员,被誉为中国的“跳马王” 。但,这是在1998年7月21日之前 , 那是在美国纽约,第四届友好运动会的体操赛场 。只是一次赛前训练,只是一次偶然,桑兰的一个没有做完的手翻转体动作,结束了她的体操生涯 , 但她依然“着名” , 甚至更为“着名” 。让桑兰“着名”的,是她的精神,她的毅力 , 是她永远灿烂的微笑 。17岁的花季,即使受伤的花朵依然美丽 。
桑兰的伤势异常严重:第五-七颈椎呈开放性、粉碎性骨折,75%错位,中枢神经严重损伤,双手和胸以下失去知觉 。美国的送护人员十分尽职:从长岛拿骚县医疗中心,到纽约市区最着名的蒙赛耐康复中心,医疗专家们拿出了最佳的治疗方案,使用了最好的药品 。
世人对桑兰极为关切:当地闻知此事的美国有关官员和普通百姓络绎不绝地前去探视,鲜花堆满了桑兰的病房;中国体操协会委托的监护人谢晓虹女士日夜守候,在桑兰最痛苦的时候紧握住她的手;祖国人民更倾注了无尽的亲情和关爱,十二亿份遥远的祝福飞越大洋彼岸……
但表现最出色的还是桑兰:从她苏醒过来以后,她就没有流过一滴眼泪;从她重新面对公众的目光那一刻起,她的面容就永远浮现着灿烂的微笑 。17岁的小姑娘,17岁的纯真的让人慨叹的微笑 , 征服了美国,征服了中国,征服了世界……十个月后,伤情基本稳定的桑兰终于回到了日思夜想的祖国,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继续接受康复治疗 。
这是一个更为漫长而艰苦的历程 。
桑兰挺住了 。她忍受着极大的痛苦与送护人员积极配合,由截瘫可能引起的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感染、压疮、脊柱侧变等并发症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纠正,体位性低血压已经缓解,名个关节保持着良好的活动度,肌肉力量开始恢复,轮椅已能自己摇出很远;桑兰的生活自理能力大为提高,她可以自己穿脱衣服、袜子和鞋 , 可以独立进食、洗脸、刷牙、洗澡 , 正在学习英语,可以操作电脑,可以完成从轮椅到床的转换……
当然,实际上她完成的是角色的转换 。她不再是一个体操运动员,甚至她也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高位截瘫的残疾人 。她是一个19岁的永远微笑的姑娘,是一个与常人一样对新生活充满渴望和希冀的活力四溢的年青生命 。
她现在是中国最着名的学府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 , 数学、语文、英语……花季中的蓓蕾在迫不及待地接受着人类文化知识的灌溉;她有着人天性中的善良 , 将社会各界赠给她的价值百万元的各种康复器械和残疾人生活用品,又全部转赠给北京博爱医院和更需要、更困难的残疾患者 。
她是人道主义的慈善大使 , 以残疾之躯奔波于祖国各地,在上海点燃中国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的火炬,在深圳与施瓦辛格先生一起为智残儿童募捐,她的事迹感染着人们,一个服刑人员给她来信,一位不务正业的青年到病床前看望她,她都热情回信和接待……
19岁的桑兰,人生的美丽画卷刚刚展开 。她曾经跌倒过,她正在站起来 。
中国的一位着名作家问过:永远有多远?19岁的桑兰用她的人生经历如此回答:生命永远 , 微笑永远……
故事二:贝多芬
一八二四年五月七日晚上,在音乐名城维也纳 , 一个历史性的伟大时刻 , 铭刻在音乐艺术的辉煌史册上 。在这座讲究礼仪的艺术之城,就是皇族驾临 , 人们也不过行三次鼓掌礼,而在这个晚上,如果不是警察的出面干涉 , 也许这个掌声会有十次、二十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