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精神问题( 二 )


则长期下来,前者的可能性和想象力是巨大的 , 后者,则最多成为当地一个有点影响力和名气的家伙 。


所谓:人是环境的产物 , 也往往会环境所塑造 。
所以,一个人,同样可以利用好环境来塑造自己 。


在环境上,有两个最基本的道理——
1)你见过多大的世界 , 才能拥有多大多深度的想象力 。
好比,真实见过N多互联网时代成功的创业者,你才能够+敢于去想象 , 一个普通人做对一些事,是能在短短几年里逆天改命,甚至对一个行业带来影响的 。


2)你跟谁一起同行,就更容易变成他们 。这个不解释了 。
所以 , 一个打开了自己眼界视野,拥有“向上交流”能力的人,天花板一定会更高 。


▌第四,核心能力积累+潜在的可带来的杠杆效应 。


所谓“能力积累和潜在可以带来的杠杆效应”这个事挺有意思的,我不妨先举两个例子 。


例1:
两个同学小A和小B , 都负责社群运营和内容运营相关工作 。
小A执行力很棒,2年下来,熟悉了各种平台的内容发布、基础规则,也能同时Hold住多线程工作状态,可以很高效的同时完成N多件工作,有点“啥事都能干一点”的状态,ta也挺喜欢在工作中忙碌起来的感觉 。
小B 也干了2年,发现自己大部分工作都不见得可以做得比其他人好 , 但在1件事上ta自己可以超牛超敏感——在一个社群里,ta可以快速识别到关键人和高净值用户,并且可以很快把节奏带起来在一群人中长袖善舞,也让用户对自己产生强信任 。

上述状态里 , 小A属于“核心能力不突出,但执行力很强”的状态 。而小B属于“开始有了自己的核心能力”的状态 。


再看例2:
两个人 , 毕业工作后,都从教育行业的课程研发做起,起点差不多,也都差不多在2年左右有了独立牵头研发一门课程的能力和经验 。
但接下来,小A更多关注“如何升职加薪”,于是在公司里接了很多项目,完成了很多KPI考核,也开始真的慢慢往上走 。
小B则开始关注“我的能力如何在一个价值网络里杠杆效应更高”,于是ta开始思考研究——市面上的课都有哪些类型,哪些课程才是能够1年收入500W+的?


然后,ta开始发现,市面上能收入500W+的课程只有2种类型 , 要做好这两类课,需要克服解决几个难点 。
ta继续往下钻研,让自己能够做到可以辅助一个有货的讲师做出这样的课 。
然后,ta就拥有了赋能大多数行业内顶级知识IP的能力 。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主动过来找到ta合作 。

同一时间,小A仍然还是一个“会做课的打工人” 。


两个例子看完,我们试着总结下——


第一,“能做事,有执行力”和“能在某件事上创造独特价值”是两码事 。


第二,商业立场上,整个价值链条,无非流量-转化-产品交付-后端供应链等几部分 。
如果你已有的技能积累能带来更大流量、更好转化,能做出更好卖口碑更好的产品 , 或者是在同样规模下能显著提升效率,这些都意味着真正肉眼可见价值,会被大家普遍认可的价值 。


所以,类似文案、内容、销售、善于搞定人、对流量玩法敏感、善于做出高效好卖的产品,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某种“核心竞争力” 。


第三 , 每一种核心能力,都需要找到合适的价值网络,发挥的威力才能倍增 。
比如上面例1提到的小B的能力 , 也许特别适合去做一些高净值人群社群,比如一些私董会的用户维护或者一些付费社群的核心用户维护——这个私董会可能会因为ta的存在,用户消费或复购就能提升很多个百分点 。
但如果让小B去做1V1的电话销售,可能未见得会合适 。
而例2里的小B,做得好的地方也在于,ta会有意识开始跳出来去思考“我的能力要怎样服务于一个价值网络才能创造更大价值” , 而不是像小A一样只关注眼前老板交代的工作 。


一个行业、一类细分流量-营销打法、某种特定的商业模式,这些都可以是一个价值网络 。


第四,个人能力的积累,也是有路径的 。
比如我在“商业自由人”系列课程里就提到,一个职场人前3-5年里,可能相对合理的能力发展积累路径是“倒T字模型”——充分夯实一些通用能力的基础上,再在某项专业能力上深耕,能拿到结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