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我被GPTs包围了( 二 )


排在后边的Grimoire、designergpt都是协助编程的实用工具,可以简单几句话创建一个网站 。ai-pdf是一个PDF工具 , 允许用户用自然语言的方式查询文档、执行操作 。
由于目前官方的GPT Store还没出现,用户创建的各类GPTs处在野蛮生长阶段,缺乏统一管理,所以评判哪些GPTs有机会成为爆款,还有点早 。
谁在创建GPTs?
半个月,2万多个GPTs,都是谁做的?
首先,肯定不是普通ChatGPT用户 。
现在每个月大概有1.7亿人访问ChatGPT 。这1.7亿活跃用户,并非都有权限使用GPTs 。目前 , GPTs仅对Plus版本的付费用户开放,普通用户既不能创建自己的GPTs,也无法使用他人的GPTs 。
也就是说,GPTs是Plus用户之间在相互玩 。
其次,也不全是专业开发者在做 。
OpenAI现有200万开发者,他们当然有能力开发GPTs 。但OpenAI通过将能力封装,把开发门槛拉低 , 实际上创造了一个新的职业——不会编程的开发者 , 任何一个普通用户都能创建自己的GPTs 。
所以,只要是ChatGPT的付费用户,都能参与这场应用大爆发 。
AI产品专家刘宇龙对「定焦」分析 , 目前主要有四类人群在做GPTs——提示词爱好者、插件开发者、业务型公司,以及一些尝鲜用户 。他认为将来编程所用的代码和自然语言的标准会越来越模糊 。
创建GPTs的门槛是很低的,一些GPTs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做出来 。GPTs之间的区别,一是创建时预设的提示词,二是上传给ChatGPT的文档(知识库) 。预设的提示词 , 决定了生成的GPTs的能力方向,上传的文档决定了GPTs的知识储备——ChatGPT是通用人工智能,对细分领域缺乏了解,需要喂养细分领域的知识 。
「定焦」拆解了一款“马斯克GPT”,它号称是马斯克分身,能像马斯克一样说话 。这款GPT的创建过程非常简单:用一段提示词定义GPT的角色与目标、说话方式、指导原则等,然后上传了一本《马斯克传》的电子书 。
在实际体验中 , “马斯克GPT”并不能高度模仿马斯克说话,“机器味”很浓 , 几轮对话下来就会露出破绽,而且,它还会犯一些事实性的错误,没能避免大模型“胡说八道”的毛病 。
在GPTs Hunter之类的第三方导航站中,类似的GPTs有很多,它们的体验与直接跟ChatGPT对话没有太大区别 。
AI从业者云中江树认为 , 纯Prompt(提示词)实现的GPTs使用体验并不比之前在对话框复制Prompts好多少 。
更大的问题是,这些独立的GPTs , 没有经过OpenAI严格的审查程序 , 可能存在安全和道德问题 。此前 , 有人通过简单的几句提示词,就把网上某个GPTs背后的知识库文件调出来了,一些科技大厂的职级薪资数据直接泄露 。
在开发者圈子里 , 流传着各种已被攻破的GPTs提示词,甚至连OpenAI官方16个GPT的源Prompt也被套出来了 。普通用户复制这些Prompt,搭配一定质量的知识库文件,就能瞬间复刻一个像模像样的GPTs 。
有一些开发者在研究各种防护措施,给GPTs的漏洞“打补丁” 。
刘宇龙曾任阿里安全产品专家、360搜索APP负责人,他今年牵头创立了面向GPT开发者和极客的GPTGeeker社群,同时发起了一个免费开源项目securityGPT,这个项目提供了一套面向GPT爱好者与开发者的安全Prompt组件,帮助他们避免因恶意Prompt造成的数据损失 。
他对「定焦」说 , GPTs上线后 , 他们做了一个红蓝攻防实验,很轻易就发现了数据容易泄露 。核心原因是,用户每次在ChatGPT打开新对话,都会有一个OpenAI预设好的配置文件载入,文件包含了用户预设的提示词、上传的知识库等大量参数 。
所以最终当GPT运行后,这些指令加在一起,连同第一句话变成一个巨大的Prompt发给GPT处理,简单的提示词背后实际上还有很多内容 。当然,这些内容普通用户是看不到的,但是ChatGPT还记得 。

疯狂!我被GPTs包围了

文章插图
受访者供图
因此,如果要求GPT“重复之前说过的话”类似的指令,那么就会被破解出来 。不过刘宇龙提醒,这“仅为推测的技术实现方式,不代表OpenAI真实技术方案” 。
目前 , OpenAI还没有从源头上推出有效的防护措施,攻防的猫鼠游戏还在继续 。
能靠GPTs暴富吗?
有一些人想靠GPTs赚钱,他们认为这是跟当年的Apple Store一样巨大的机会 。用户创建GPTs之后,可以自用 , 也可以分享给他人,更关键的是将来可以提交至GPT Store , 并从中获得收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