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抖音“批量制造”小杨哥,月赚20万的野蛮生意( 二 )


被同行举报 , 也屡屡成为阻碍他切片生意的绊脚石 。
乔林第一次遭遇举报是在今年6月,此后这种现象一直没有断绝 。10月,不到两周时间,他就有三个账号被同行举报 , 其中两个账号被封禁30天,另一个被限流30天 。因为被举报的是流量最大的账号,乔林那几天的营业额缩水了25% 。
对于被举报的账号,乔林会通过养号的方式尽力“养回来”,如果“养”不回来 , 就重新运营新的账号 。“把这种事看成创业的风险,把账号看成消耗品就好,做生意哪有一帆风顺的 。”
因为被封号的风险高 , 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已成为行业共识 。张田所在的公司,同样把账号当作消耗品 。
除了做三只羊公司正版授权的切片账号,张田所在的公司还会在抖音上传李佳琦的切片带货视频 。
作为淘宝系超头主播 , 李佳琦在抖音上开放的授权少之又少,大多数李佳琦的切片账号,做的实际上是“侵权生意” 。因此,经常出现平台审核不通过的情况 。
面对这种情况 , 公司会用“撞审”的方式来碰运气 。
“撞审”的流程,是用软件批量上传李佳琦的直播切片 。张田的经验是,如果出现审核失败的情况,就意味着这个账号遇到了抖音的人工审核,直接放弃上传;如果审核通过 , 则说明这个账号遇到的是机器审核,就把其他制作完成的视频上传到该账号 。
【在抖音“批量制造”小杨哥,月赚20万的野蛮生意】就算“撞审”成功,上传李佳琦直播切片视频的账号也会有被封禁的风险 。“如果账号的数据高了,立马就会被封号”,但“账号被封了也无所谓 , 再起一个新号,生意同样做得起来 。”
事实上,与同行竞争给公司实际收益造成的损失相比,平台监管对业务发展的影响并不大 。
张田的判断是 , 抖音对切片视频的态度“有些暧昧”,不会鼓励,但也不会赶尽杀绝,只要他们潜藏在水面下,不过度发展 , 生意就运转得起来 。
风还会刮多久?
能在直播切片行业赚到钱,乔林觉得自己是“抓住了小杨哥提供的机会” 。
“之前抖音上最火的是M姐、郭聪明这些人,现在是小杨哥 。”乔林说,他现在更关注抖音头部主播是否有发生变动的趋势,“谁知道小杨哥会不会一直火下去呢?”
对他而言,做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 , 靠手艺赚钱固然好 , 但批量生产无需动脑、却能让自己“恰到烂钱”的视频碎片,也能成为他创作之余的润滑剂 。
唯一的问题在于,这笔快钱还能赚多久 。
风口还在继续,乔林感到同行正变得越来越多 。因为入行门槛低,现在有许多大学生和宝妈都开始做直播切片视频了,“甚至还有一些会玩智能手机的老人也在做” 。
曾在百度和新浪任职、目前是互联网视频博主的吴三寻则认为,越来越多的个体涌入直播切片视频,正是这一行业红利期快结束的端倪之一 。
“当一种赚钱的方式越来越为人所知时 , 通过这种方式赚钱就会越来越难了 。”吴三寻告诉雪豹财经社,“以前的书单号带货、无人主播带货都遵循了这个规律 。”
在他看来,这个行业的集中度会提升,“较早布局的人,或者人力、财力资源充沛的机构所占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高” 。同时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靠教别人怎么制作直播切片来赚钱 。
以打工人自居的张田,则对行业未来走向并不关心 。“做切片并不能提升剪辑技巧,也难以发挥不时闪现的灵感 。”
张田从不关注制作完的小视频会上传到哪个账号,也从未把眼下这份工作纳入长期职业规划 。他更喜欢翻出以前自己下功夫剪辑的视频看看,提醒自己不要丧失以往的创意和灵感 。
“我和公司一样,做这行就是为了多赚点钱,能赚一天是一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