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了几代人的张海迪,风采依旧!张海迪的爱情,也羡煞众人!( 二 )



认准了目标 , 不管面前横隔着多少艰难险阻 , 都要跨越过去 , 到达成功的彼岸 , 这便是张海迪的性格 。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 , 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 , 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作斗争 , 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

《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 , 就要把光留给人间》 , 张海迪名噪中华 , 获得两个美誉 , 其一是“八十年代新雷锋” , 其二是“当代保尔” 。

张海迪的丈夫叫王佐良 , 汉族 , 出生于中国上海 , 曾在安徽插过队 。
1991年1月 , 张海迪被诊断出患了基底细胞癌 。

同年 , 佐良陪着海迪赴上海中山医院做无麻醉手术 。

手术前 , 海迪对佐良深情地说:“如果我活下来 , 当然非常幸运 , 我希望还能和你在一起生活 , 但如果我死去 , 也是时候了 。 这么多年拖累你 , 我跟朋友们讲了 , 如果我死了 , 让他们给你找一个健康的、比我更好的女人 。 ”

佐良握着海迪的手 , 眼睛湿润了 。

她的精神不仅激励两代人前行 , 她的爱情也羡煞众人 。



张海迪与丈夫王佐良的相遇相知 , 大抵是因为两人同样是诗人 , 出于对于文学艺术的喜爱 。

在1982年张海迪还没有被媒体报道 , 并且没有举办婚礼的情况下 , 两个人便结了婚 , 用她的原话说“他就是我少女梦想中的那个人” 。

当时王佐良把结婚的事情 , 讲给自己上海的父母 , 希望征得他们的同意 。 本以为父母会强烈反对 , 事实是这对上海老工人只是淡淡地答道:“要做好心理准备 , 要面对很多困难 。 ”据事后张海迪的回忆:“谢谢他们当初信任丈夫 , 也信任了我”

在生活中 , 张海迪喜欢创作油画 , 王佐良就甘愿做跟班 , 学起了木匠 , 制作和作品相关的画框 。

不过 , 在两个人的相处中 , 张海迪不会过多依赖对方 。 在家中 , 她不需要丈夫帮忙将她从床上抱到轮椅上 , 或是从轮椅抱到床上 。 她说 , 她的丈夫觉得她像健康人一样 。

丈夫加班时 , 张海迪如果在家 , 就会收拾好家 , 做一些洗衣服之类的家务 。
如果是丈夫王佐良在家休息 , 他也会做这些家务 。 这是两人之间形成的一种默契 。
说到佐良的爱好时 , 海迪笑了:“他什么爱好也没有 , 除了做学问之外 , 最大的优点就是爱干净 , 打扫卫生洗衣服 。 ”

佐良也从不把海迪当名人看待 , 海迪只是他心爱的妻子 。
海迪拥有许多书 , 其中很多书都是佐良给她买的 。
有时为了买一本书 , 佐良常常要跑许多路 。

他还把那些海迪没说要买的书的目录抄下来 , 带回家让海迪选择 。

少女时代就喜爱画画的海迪 , 在写作之余还创作了许多油画 。

为了海迪的那些油画 , 佐良又变成了个木匠 。


“我当然渴望有一个孩子 , 女孩 , 我甚至在清晨的阳光中见过她 , 我曾对我爱人说 , 如果我们有孩子 , 现在也该上大学了 。 想到这些我的确有一丝伤感 。 ”一次 , 海迪问佐良:“我们没有孩子 , 等我们老了 , 该怎么办呢?”佐良将海迪的手放在自己的手心里 , 平静地说:“到那时 , 我们一起上敬老院 。 ”

王佐良
两个人能不能在一起 , 能够在一起多久 , 不仅取决于缘分 , 还取决于个人的性格 , 以及她对待生活和事业的态度 。 “你若盛开 , 蝴蝶自来” , 只有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 才会吸引到同样优秀且三观契合的人 , 两个人未来的人生才会走得更加长远 。




【激励了几代人的张海迪,风采依旧!张海迪的爱情,也羡煞众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