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戏真做”、人情交易泛滥、演烂片,这些影视圈畸形,该改改了( 二 )


许多情况下 , 女演员都是被动承受 , 因为她们害怕影响拍摄进度 , 也担心自己的形象受损 。

其实 , 背后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整个行业环境 。
导演和制片人通常会选择默许或者视而不见 , 他们不会出面制止男演员的行为 , 也不会向受害者提供帮助 。

同行们出于同道中人的心理 , 也选择保持沉默 。

好在随着时代发展 , 很多事情通过镜头被记录 , 继而有人为此发声 。
随之整个行业生态环境也会越来越好 。

畸形二:明星为“人情”拍烂片
娱乐圈宛若一个庞大的关系网 , 演员们在事业发展中 , 难免需要处理人情世故 。

当人际关系渗入工作 , “人情交易”随之产生 。

例如贾玲的处女作能邀请沈腾客串 , 是建立在两人多年“兄妹情”上的 。
沈腾送人情成了200亿票房 , 双方共赢 。

可这毕竟是极少数 。
大多数演员被裹挟时 , 只能拍烂片 。

黄晓明曾无奈表明 , 许多制片老板知他是“好人” 。
他帮人的代价 , 就是拍了许多烂片 。
对此他自己也说:前几年为还人情接了许多烂片 。

像黄晓明这样的演员 , 圈内数不胜数 。
周润发坦言自己作品90%以上是人情作品 。

刘德华频频在王晶电影里 , 因为王晶当年照顾过他 。
刘德华十分感动 , 所以即便知道是拍烂片也会出演 。

人情最难还 , 即使刘德华也难逃魔咒 。
他的超烂片《富春山居图》让口碑遭到严重威胁 。

《富春山居图》拍完后 , 刘德华找导演商议 , 能否不上映 , 损失他自己出钱 。
可见这部片子烂出了什么程度 。

尽管如此 , 该影片还是有3亿票房 , 可见刘德华、林志玲的号召力 。
可这并不能掩盖这是一部烂片 。

在粉丝讨伐下 , 刘德华为演此片连续三次向观众道歉 。
这部剧是他欠导演的人情债 , 即使知道烂 , 也不得不演 。

为了还人情拍完后最后悔的 , 当属徐峥 。
《嘻游记》上映后被骂惨 , 徐峥不得不检讨自己行为 , 表示再也不会接这样的烂片 , 会永远把它当鉴戒 。

很多好演员为人情不得不拍烂片 , 甚至赌上事业 , 这真的好吗?
演员什么时候才会意识到 , 不应为人情自断羽毛接烂片?

今年的8月24日 , 有观众当场问黄渤 , 你为何要出演《外太空的莫扎特》这样的烂片?

对此黄渤表示:
作为演员就像逆风行走 , 必须不断尝试 , 即使失败也可积累经验 。 他不是完美的 , 也会面临选择 , 即使前进也会遇到岔路 , 所以他必须继续前行 。

有些话没办法说的太明白 。
人情世故如影随形 , 娱乐圈很难摆脱这种潜规则 。

许多演员即使内心不情愿 , 也只能硬着头皮去拍那些烂片 。
黄渤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 他曾是喜剧巨星 , 后来却也沦落至此 。

黄渤曾凭借《疯狂的石头》《泰囧》等喜剧片红极一时 , 被称为“喜剧教父” 。

但近年来 , 他的作品票房和口碑直线下滑 , 被电影圈抛弃至电视圈 。

观众认为 , 黄渤过于频繁地暴露在观众眼前 , 失去了神秘感 。
他最拿手的“反差演技”已不再 , 现在的他不管演什么 , 都像演自己 。

黄渤想要翻身 , 恐怕会是长久战 。

刘德华和黄渤都是人情的牺牲品 。
这也说明演员要想在娱乐圈站稳脚跟 , 一定控制好自己的演艺之路 , 拒绝无原则地帮人 , 才能避免被人情所累 。

黄渤曾在采访中坦言:
影视剧的选题取向 , 导演的能力都至关重要 。
演员如果出现工作断层 , 往往会直接影响之后的发展 。
所以演员必须慎重选择作品 , 哪怕暂时无法完全规避人情因素 , 也要尽可能选择有质量的作品 。

刘德华在多次吃人情亏后 , 现在也极为谨慎 。
他表示 , 接片完全是看剧本与角色 , 绝不会再因为人情接戏 。
他认为 , 好的作品才能让演员在这个圈子立足 。

人情对演艺圈的影响力确实无法短时间内消除 , 但演员应该意识到 , 好作品才是立身之本 。
只有努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与电影 , 少在人情面前委曲求全 , 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

结语
资本只是一味追逐利益 , 导演缺乏创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