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朱一龙热度,把央视告上法庭,“私生活混乱”的朱时茂,不装了( 二 )


面对朱时茂的做法 , 虽然其妻子也提到过这是娱乐圈的常态 , 并不介意 。 但是作为公众人物 , 辜负一个女人的感情 , 自然不会获得公众的谅解 。
特别是在和他的老搭档陈佩斯做的对比之后 , 朱时茂的做法就更加令人不耻 。 他也因此无论是人气还是名誉都一落千丈 。

唯一敢告春晚的“钉子户”说起朱时茂就立刻会让人联想到他的老搭档陈佩斯 。 朱时茂和陈佩斯成名很早 , 是最早的春晚钉子户 。
他俩在春晚叱咤风云的时候 , 赵本山还在东北苦练自己的二人转 , 可以说朱陈两人就是八九十年代春晚的扛把子 , 主力军 。
陈佩斯的一句:“皇军让我给您带个话 。 ”至今让人回忆起来依然忍俊不禁 。 但就是这样一对在春晚混的风生水起的组合却在如日中天的时候突然玩了一手急流勇退 , 消失在春晚的舞台 。
他们是犯了错误被春晚封杀了 , 还是因为内讧不和组合解散了?一时间关于两人退出春晚的理由成为观众们茶余饭后的首要谈资 。

虽然人们猜测了各种原因 , 但让人惊掉下巴的是 , 朱时茂和陈佩斯之所以退出春晚舞台并不是两人不和 , 也不是两人犯错 , 而是这哥俩一个不开心 , 把春晚给告上了法院 , 而且还打赢了官司 。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件事还要从两人初登春晚舞台说起 , 当时的春晚小品一直都致力于从民间发掘小品演员 。
不过那时候可不像现在娱乐业这么发达 , 有各种选秀节目 , 能够在网上直接挑选热度最高的演员上台 。 那时候春晚需要上山下乡的去考察民情 , 深入群众去了解人民的喜好 。

这样做好处就是春晚的节目能够精确的抓住老百姓的喜好 , 缺点就是有着非常浓厚的地域局限性 , 并不一定适用于绝大部分观众 。
打个比方来说 , 一个唱黄梅戏的演员在地方上很受欢迎 , 这时候春晚去挖掘他就要考虑其是否具备在其他地区的影响力 。
毕竟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 , 十几亿人口 , 没人知道这黄梅戏是不是全国观众都爱听 。 所以 , 当时的春晚导演虽然很看好朱时茂和陈佩斯两人 , 但依然遭到很多人的反对 。
在反对的人看来 , 春晚是一场全国的庆典 , 走低俗路线的朱时茂和陈佩斯难登大雅之堂 。 所以 , 为了让朱时茂和陈佩斯上台演出 , 春晚导演的压力可以说相当巨大 。

但事实证明 , 好的作品和内容是否低俗无关 , 朱时茂和陈佩斯不负导演组的厚望 , 表演的小品深受观众朋友的喜爱 , 一战成名 。 春晚也因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
但随着两人的成名 , 问题也就来了 。
前面说过 , 两人能够在春晚登台演出名声大噪 , 除了他们自身的天赋和努力 , 当时的春晚导演也功不可没 , 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这就造成了一个在当时谁都没有想到的后果 , 即千里马是伯乐的千里马 , 朱时茂和陈佩斯的作品就是春晚自己的作品 。

再加上当时人们的版权意识普遍不高 , 春晚就在没有经过朱陈二人的同意的情况下 , 私自将两人的作品录像发售 。
这要放在别人身上 , 可能就觉得胳膊拧不过大腿 , 吃个哑巴亏算了 。 但朱时茂和陈佩斯不一样 , 他俩可以说是当时春晚最大的腕 , 而且两人的维权意识还特别高 。
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 , 就算是春晚也不能不了了之 。
于是两人立刻找到当时的负责人理论 , 没想到负责人却反过来指责两人忘恩负义 , 忘记了央视对他们的栽培 。 事到如今 , 两人也终于忍无可忍 , 一纸诉状将春晚告上法庭 。

小品演员告春晚 , 别说当时 , 就算放在现在还是个大新闻
虽然朱陈两人赢得了官司 , 发行公司也依法赔偿两人33万元并道歉 , 他们但也就此跟春晚结下梁子 , 从此再也没有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 。

转身幕后 , 很讨厌被称为“小品演员”从春晚消失后 , 朱时茂和陈佩斯的组合也宣告解散 。
虽然在旁观者看来 , 两人为了争一口气而与春晚决裂是一时冲动的不明智之举 , 但其实这件事对两人的事业总体上来讲影响不大 。
陈佩斯从春晚退下来后 , 虽然远离了小品事业 , 但他却怡然自得在家过起了“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 闲来无事就种花种草 , 生活颇为惬意 。
不过陈佩斯也并不是完全退出演艺圈 。 其实相对于小品表演 , 他更喜欢的是话剧表演 。 没有了春晚的压力 , 陈佩斯终于能够全心全意的去做喜欢的事 。 人生至此 , 夫复何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