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伦理向的 , 有《少年派》《小欢喜》 。
纯爱情向的 , 有《偷偷藏不住》《你好旧时光》 。
但这几年青春成长剧播的多 , 爆的少 , 就是因为 , 它们并没有拍出青春的感觉 。
就目前来看 , 《曾少年》抓住了青春题材重要的三个特点 , 可能也是它被央视选中力推的原因:
第一 , 是青春的喜感 。
看完五集 , 经历过青春的观众 , 应该都能体会到一种感同身受的好笑 。
因为青春 , 就是有种没心没肺的傻乐的感觉 。
比如谢乔刚入学就和舍友集体食物中毒 , 四人回宿舍戴着口罩结果更加引入注意那段 , 就充满了青春时光出糗的感觉 。
谁青春时没犯蠢过?
还有秦川对乔乔校门口表白的段落 , 好好的浪漫场景 , 却被看门大妈的一声声催促搅得变了味 ,
追剧的我简直要笑到整栋楼都听到 。
但这才是青春真实场景啊 , 哪有那么多偶像剧中的完美表白 。
当然还有台妹追秦川的场景 , “你到底喜欢我什么我改还不行吗?”“我就喜欢你不喜欢我的样子 , 那你可以改成喜欢我的样子吗?”
秦川:我?
弹幕:台妹是什么逻辑鬼才!
台妹假割脉逼秦川去看她 , 被逼的崩溃的秦川要走 , 台妹直接冲进厨房作势要喝安眠药 , 秦川也拿了一瓶 , 一口气吞进去 。
“你快吐出来”“别过来 。 ”“我拿的是维生素c , 你吞的是安眠药耶 。 ”
秦川:我?
哈哈哈哈台妹完美击败秦川的样子和软绵绵的语调简直太好笑了 。
好笑才对嘛!死气沉沉 , 算什么青春 。
第二 , 是青春爱情氛围感 。
但显然 , 主创是做过功课的 , 镜头中对青春氛围感的塑造 , 是近些年青春题材剧作中 , 数得着的 。
意外的甜蜜互动 , 有 。
不知不觉的渣男陷阱 , 也有 。
被“工业糖精”伤害的中国观众们 , 对于爱情剧里的“甜”开始有了最低要求:不能刻意 。
《曾少年》里 , 主角团每一次的亲密举动 , 都有理有据 , 再加上导演的运镜和滤镜 , 不得不说一句:
纯天然的糖真的好吃太多了 。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 , 青春的成长感 。
《曾少年》说的不是一个复杂的故事 , 甚至结局就是注定好的:秦川和谢乔最后结婚了 。
但原著小说精彩的本就不是复杂的情节 , 而是主人公内心的成长 , 以及在成长过程中感情的变化 。
好在导演拍出了那种青春的养成感 。
对于从前传看过来的观众来说 , 就像跟着主角团一同经历了一场青春 。
导演用心拍出了新千年的感觉 , 呼机 , 大方块手机 , 公用电话亭 , 这些老物件始终承载着独属于我们的青春回忆 。
但最重要的 , 还是人 。
主角团那些青春路上的甜蜜、挫败、痛苦、迷茫 , 都被捕捉到 。
虽然景框里泛黄的滤镜 , 自带一层回忆的性质 , 但这些青春的细节 , 依旧被导演拍得干净美好 , 令人神往 。
这也是《曾少年》吸引人的地方 。
就像小说作者九夜茴所说:青春很值得被嫉妒 , 每个人拥有它 , 但也会都会失去它 , 这是上天给每个人很公平又很珍贵的礼物 。
看了5集《曾少年》 , 你要问我的最直接的观感是啥 , 我会说是 , 真实!
故事是别人的故事 , 但青春的感觉是自己的 。
现在的故事是以男女主的爱情为主线 , 多条爱情辅线 , 将青春的回忆连泥带出 。
故事里有都市男女的生活 , 有校园的友情爱情 , 有努力奋斗的挣扎 , 也有爱而不得的遗憾 。 上述情节其实并不新鲜 , 但导演并没有把青春回忆变成逆袭爽点 , 也没有过分凸显矛盾冲突 。
反而将剧情不徐不疾地展开 , 有怀旧 , 也有留白 , 拍出了青春男女之间隐隐约约的情愫 。
青春爱情就是没有套路可言 , 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不同的 。
真实的生活 , 也永远猜不到下一秒的剧情 。
但如果故事让你想起自己的青春 , 让人感叹一句 , 青春的感觉可真好啊 , 好到可以让人记一辈子 , 这部剧就赢了 。
好故事 , 就是让人从主角们身上看到自己 。
【央视又证明了自己的“眼光”!首播收视第二,这次换张一山火了!】也从她们的故事里 , 尝到青春和爱情的千滋百味 。
推荐阅读
- 领导办公室“书法”走红,认识又好像不认识,网友:考验憋笑能力
- 女人别再扎高马尾了,很显老!今年流行这3种发型,洋气减龄又美
- 继《目中无人》后,谢苗又一新片热映,打戏拳拳到肉观众好评如潮
- 65岁老戏骨横店拍戏,独自一人背包坐高铁,感恩又有工作
- 特斯拉招聘普工为何人气爆棚?因为特斯拉真的平淡又非常接地气
- 菠萝蜜太熟了又软又湿能吃吗 菠萝蜜软到什么程度最好
- 恭喜!TVB又一“嘉欣”港姐宣布结婚,如愿嫁入豪门做阔太
- 首播5集,好评如潮!剧情有笑有泪,央视这次又拿到王炸剧集!
- 又见双面人!她是“精日分子”,出名后却试图立爱国人设
- 吴千语亮相“LAMER”晚宴:白色“包胸裙”温柔又风熟,不愧TVB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