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高管到专车司机( 三 )


二是中国十分特殊 , 中国人太多 , 每年有上千万的大学生毕业 , 人力资源极其充沛 , 有新鲜的年轻低价劳动力 , 为什么要用昂贵的中年劳动力?总监这个岗位 , 有的是年轻人虎视眈眈 , 所有企业最后都会一致选择 , 干掉非核心部门的中年管理层 。
很多发达国家的中年人 , 可以平安度过中年危机 , 是因为他们劳动人口不够用 , 使他们能在35-60岁有可持续的工作经历 , 但在中国 , 35岁就是个天坑 , 再往上人力成本就太高 , 下面想上来的人多的是 , 最后造成中国企业特殊的35-60岁失业现象 。
还有就是企业高层自己的问题 , 只要做到总监以上 , 做高管做久了 , 很容易把自己给做废了 。
我当时做电商总监 , 就有一种恐惧感 , 因为我每天的工作 , 就是开会、安排部门工作、签字、查看各部门数据、处理部门内部矛盾等 , 我发现我职称不错 , 但实际干的活 , 没一点技术含量 。
我就时常问我自己 , 我要是离开这家公司 , TM别的公司为什么要招我?签字谁不会签?开会谁不会开?我还不如一个直通车专员有用 。
珠三角和长三角的职场还有个特点 , 三十岁之后 , 管理层的工作 , 基本都是靠朋友介绍 , 比较少在招聘网站找工作的 , 朋友人脉迟早用完 , 我都33岁了 , 我还能在这家公司干几年?出去找两次工作 , 人脉就会耗尽 。
当时我就想明白了 , 我必须创业 , 再不创业就死定了 , 40-60岁这二十年只会走下坡路 , 到时候一万块钱一个月都拿不到 , 越往后越廉价 。
就是这种危机感 , 促使我决定离开职场 , 把房贷提前交了半年 , 拿着剩下的两万块钱 , 风风火火跑去创业了 。
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 我上司比我牛逼多了 , 过了三四年 , 他在职场也遇到天花板 , 最后也出来创业了 , 现在干得也不错 。
最后能在私企干一辈子的是哪些人呢?是不可动摇的核心技术岗、是第一批跟老板起家的极小部分元老 , 其他所有人 , 都是流动的、可替换的 。
在亲身经历了许多事情后 , 我想明白了一个道理:
在中国 , 绝大部分上班族 , 会在35-40岁发生一次折断 , 这次折断非常惨烈 , 收入会暴跌、社会地位会迅速下降 , 而且折断迟早会发生 , 不要抱有任何侥幸的想法 , 是一定、必定到来 。
很多人在万科、在阿里、在京东做过高管 , 他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 其实被大公司抛弃后 , 他最多靠原先的人脉 , 维持半年到一年的体面 , 一年后这种体面就基本败光 , 没有人再愿意搭理他 , 他要是找不到新的大公司 , 人生的一切就要全部重来 。
很多人都迷信自己一帆风顺 , 35-40岁之后越来越强 , 这是愚蠢的 , 中国环境特殊 , 除非你进入体制内 , 体制外的人35-40岁之后只会越来越弱 , 必须要提前做准备 。
我认为这个做准备 , 不是为自己的上限做准备 , 而是要为自己的下限做准备 。
就是你遇到折断后 , 你要保证生活下限不能暴跌 , 你首先要保住自己的生活下限 , 再去谈上限 。
我遇到那位原先做副总 , 现在开专车的高管 , 就是在应对中年折断时 , 没有在事前做好下限准备 , 最后只能去开专车 。
他跟我说 , 别看他做高管时收入高 , 其实说没就没了 , 而且这是条人生的断头路 , 他的高薪也就五六年 , 这辈子就再也没有了 , 可他后面还有几十年要生活 , 他就是提前透支了人生红利 , 远不如做医生、做财务、做法律的人来得稳定 。
在他财务状况良好时 , 只顾享受而不做人生投资 , 现在除了开专车 , 他真没得选 。
那怎么做 , 才能支撑起中年后人生的下限?
我自己的经历是一条路 , 就是选择去创业 。
你在做高管时 , 就要做好“老子随时会失业 , 明天要是创业我有什么资源可用”这种心理准备 , 得开始为自己的事业铺路搭桥 , 最好在自己熟悉的行业里做延伸 , 不要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 。
比如我做了十几年电商 , 所以我创业时只选电商赛道 , 要充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和人脉 , 再讨厌的人 , 只要没冲突也尽量和气生财 , 多学习别人的方法论 , 有时候在行业聚会时 , 别人无意中的随便一句话 , 就可能改变你的人生 。
还要把成本放到最低 , 千万不要高投入 , 初创企业绝大部分死在成本问题上 。
目前中国创业的成功率只有1%左右 , 风险这么高 , 不创业的怎么办?
其实除了创业以外 , 还有很多其他生存下来的手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