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派创始人?中国山水诗的鼻祖是谁、。?( 二 )


首二句点明出游的地点 , 即从西城门走出城外 , 然后举目遥望远方起伏的山峦 。为什么选择西城门 , 显然是为了后面的描写做铺垫 。因为只有在西城门 , 才能看到日落西山的情景 。“连障”以下四句描写看到的情景 , 只见西山峰峦相接 , 雾气腾腾 , 青翠的绿树也变得深沉黯淡 , 清晨被霜染过的枫叶 , 以及夕阳的余晖也渐渐失去光彩 。“节往”以下两句描写作者的心情 , 金秋已去 , 严冬将临 , 满怀的悲戚有增无减 , 看到眼前这一片深秋的景色 , 更加令人感慨万分 。这两句 , 既补叙此刻的心情 , 又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羁雌”四句 , 作者又回到景物的描写 , 看到羁宿的雌禽似乎在怀恋旧侣 , 迷路的鸟也在寻找昔日的林巢 , 便又引发感慨 , 万物之间有情有爱 , 还要有彼此赏识的心态 。“抚镜”以下两句 , 描写回到住所的情景 , 对着镜子自我欣赏 。原先乌黑的鬓边已出现了银丝 。摸摸衣带 , 发现宽松了 , 于是赶快束紧衣带 。末两句作者对有关的玄理做出否定 , 那些所谓顺其其然的言论也只不过空言而已 , 要想排遣幽居独处的苦闷 , 恐怕只能靠抚琴自慰了 。
《晚出西射堂》是一首典型的“景—情—理”结构的山水诗 , 由山 , 树 , 枫叶 , 余晖 , 禽鸟等景物 , 构成了一幅夕阳西下的凄美图景 。同时 , 三处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 一是为季节的更换 , 时光的流逝而感慨;二是看到禽鸟各自归巢栖息所引起的感叹;再者 , 对着镜子 , 看到鬓发染霜 , 衣带渐宽 , 也有无限的感喟 , 只不过诗句没有明言 , 一笔宕开 。末两句是引出玄理又自我加以否定 , 从而表明自己俯仰天地、高雅不泯的心志 。
Q2:中国山水诗的鼻祖是谁、 。
山水诗鼻祖是东晋的谢灵运 。
谢灵运(385年—433年) , 原名公义 , 字灵运 , 以字行于世 , 小名客儿 , 世称谢客 。出身陈郡谢氏 , 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 ) , 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绍兴上虞区) 。南北朝时期诗人、佛学家、旅行家 。
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 , 谢灵运继承了祖父的爵位 , 被封为康乐公 。义熙元年(405年) , 出任大司马司马德文的行参军 。此后任抚军将军记室参军、太尉参军等职 。
刘宋代晋后 , 降封康乐侯 , 历任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内史 , 元嘉十年(433年)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 , 年仅四十九岁 。
谢灵运少即好学 , 博览群书 , 工诗善文 。其诗与颜延之齐名 , 并称“颜谢” , 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 , 他还兼通史学 , 擅书法 , 曾翻译外来佛经 , 并奉诏撰《晋书》 。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
扩展资料:
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 , 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 , 使山水诗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他的创作 , 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了出来 , 而且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 , 并影响了一代诗风 。
山水诗的出现 , 不仅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 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 , 而且开启了南朝一代新的诗歌风貌 。继陶渊明的田园诗之后 , 山水诗标志着人与自然进一步的沟通与和谐 , 标志着一种新的自然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产生 。
东晋出现大量的山水诗 , 主要是纷乱的国情使然 。东迁的文士几乎都有“风景不殊 , 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慨叹 , 加上受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 , 失落感愈来愈沉重 。
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 , 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 于是流连山水 , 写作山水诗便相因成习 , 以致蔚然成风 。
另外 , 在新的哲学思潮如玄学的冲击下 , 汉朝以来“罢黜百家 , 独尊孔子”的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 , 于是出现“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法自然而为化”(阮籍)之类的主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