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在哪里 六尺巷位于哪个城市强国( 二 )


2008年2月21日 , 国务院副总理来桐城视察 , 在与讲解员谈到即将视察的六尺巷时 , 副总理风趣地说:“我知道六尺巷的故事 , 那时的吴家做得不太好 。”引得周围人笑声一片 。
2006年11月21日 , 国务委员唐家璇在参观六尺巷后 , 欣然题辞:“桐城六尺巷 , 和谐名城扬” 。他说 , 六尺巷里曾诞生过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 , 它昭示中国人民追求和谐的传统美德 , 闪耀着超越时空的思想光辉 。
2014年11月15日 , 中纪委书记王岐山造访安徽桐城“六尺巷” 。
传播启示
一、是纷争在所难免 。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和纠纷是难免的 , 关键是要有对待纠纷的理性态度 。人是群居性的 , 又离不开“利益”二字 , 人与人之间发生纠纷和矛盾总是难免的 , 即使贵如宰相之家 , 也要与平民打官司争地基 。正如外国名言所说:“如果人都是天使 , 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 。”正因为人不是天使 , 纠纷和矛盾总难免要时时发生 , 不以人的善良意志为转移 , 但关键的是要有对待纠纷的正确态度 , 走极端 , 走歪路 , 都不是理性之表达 。故事中 , 张家人首先失策 , 发生纠纷不是想到由司法途径按照程序解决问题 , 而是想利用手中权力改变天平的砝码 , 但好在张宰相为人明白 , 并未发生大众想象中的以权压法 , 以势凌人 。吴家是据理力争 , 依法诉讼 , 也没有发生一哭二闹三上吊以及赴京告状等极端之举 , 而是在理性地行使着自己的权利 。
二、是权利需要斗争 。维护权利就不能惧怕强横和权力 , 要勇于为权利而斗争 。不论当时不怕宰相的吴氏有何背景(历史并未记载其有何显赫背景) , 但确确实实的是 , 吴氏面对自己的权益可能被侵犯 , 不管对手是怎样强大和可怕 , 也敢于依法抗争到底 。这种精神仍然值得我们重视 。因为权利本身是脆弱的 , 由于权利界限的不明 , 行使权利时的冲突以及一方有意无意的侵犯等原因 , 侵权行为是经常发生的 。侵权发生并不可怕 , 可怕的是对侵权行为的无原则容忍与退让 。几百年前 , 西方法哲耶林大声疾呼“要为权利而斗争” , “法的目标是和平 , 而实现和平的手段是斗争” , “权利从放弃准备斗争的瞬间也放弃了他自身” , 仍然是警醒我们的良言 。
三、是维权必须有度 。维护权利必须依法进行 , 按照程序 , 拒绝缺失理性的无限纠缠 。在故事中 , 吴张二家面对纠纷 , 也不是走极端 , 瞎纠缠 , 而是走相应的司法程序 。在现代社会 , 更应树立法治观念 , 权利的维护必然与法治相联系 , 与程序相结合 , 即所谓走法治的途径解决纠纷 。维护权利决不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 决不能“无所不用其极” , 而是需要理性态度 , 充分利用法律赋予的手段 。如果法律本身不公正 , 则应先修改法律 , 也不是为一己之利而破坏法律 。任何纠纷 , 都有发生之时 , 也应有结束之日 , 绝不是无限制的无限期的 。结束的标准就是法律的判断 , 而不应是当事人个人的判断 , 因为如果都以个人感受为判断 , 则不可能达成一致 , 纠纷也就不会有结束之时 。一断于法 , 是维权之度的所在 。
四、是合作才能和谐 。“人家敬我一尺 , 我要敬人家一丈” , 这是桐城的古语 , 反映的就是相互礼让、相互合作的态度与胸怀 。宰相张家先行退让 , 立即得到对手吴家的积极响应 , 双方的合作铸就美谈 。合作是相互的 , 和谐也是相互的 , 单方有意无法合作 , 孤掌向空也不成鸣 。如果人家敬你一尺 , 你却无动于衷 , 反自以为是心安理得,甚至还要嫌人家敬得不够,就缺乏必要的谦让与合作 , 社会的和谐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相互合作的基础在于相互理解而不是相互提防 , 相互诚信而不是相互奸诈 。无论贫穷还是富贵 , 良性互动而不是相互敌视 , 才是整个社会的福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