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起锚机 欲念起锚( 二 )


将19世纪的现代性确认为一种对现实现代生活的感知方式,与80后作家的观点相似 。石一枫(1979)、马小淘和郑小驴是一些年轻作家,他们的批评家热衷于讨论城市底层和中产阶级的生活 。将他们与之前和之后的作家进行比较,可能更能反映出80后作家对于当下作为“漫长的19世纪”的延续的接受强度 。我们只要稍微回忆一下五六十年代以后的作家们对古典儒学、西方现代主义或中国革命史的理解深度,就可以理解这一点 。不仅作家,80年代的批评家和研究者也是这种历史意识的建构者 。正是批评家和作家的相互阐释和影响,使得此刻的中国被理解为一个批判的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的现代中国 。
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例子也来自郑小驴 。80后批评家李晶把郑小驴早期小说的“鬼”和“焦虑”理解为另类的“青春”基调,但这种风格与“楚文化和沈从文的文学传统”的联系却“被压在了一边” 。也就是说,当代批评家有意识地剥离了作者的地域因素,批评家参与了作家的“去域化”过程 。
80后批评家的问题意识似乎是从现代范式下的历史认知中诞生的 。比如,值得思考的问题是,杨的批评研究为什么是从重读路遥开始的;批评家们对城市中产阶级的困境异常敏感,这可能不是偶然的,正如《80后怎么办》中所显示的那样 。这样的问题不仅涉及到一代人的文化谱系,也涉及到当代历史在代际之间造成的知识断裂 。
还是回到小驴的小说 。大约100年前,深受新文化感召的青年沈从文离开湘西,来到北京 。在对新文化的符号空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认知和创造之后,他终于开始回望自己曾经想要脱离的“边城”,“赋予文学生命一种‘离域’的历史品质,然后在变化着的中国情境中‘重新嵌入’” 。并不是指望小驴重复沈从文的文化创作之路,百年后的文化结构和时代语境早已发生了转移 。只是两位作家也是带着湘楚文化的敏感和鬼魅气质走向文学之路,在自己的身上,在作品中,会有完全不同的文化牵引和变化 。作为读者的任务,或许就是跟随、体验、确认作家笔下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常态 。(刘)据
【船用起锚机 欲念起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