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奶粉的正确方法图片?冲泡奶粉的正确方法?( 二 )


1、用矿泉水冲奶粉
矿泉水影响消化:或许有些妈妈会认为矿泉水富含矿物质,所以就选用矿泉水 。其实,并不是吸收的矿物质越多,对宝宝就越好的 。矿泉水中的磷酸盐、磷酸钙过多,对于肠胃消化功能还不健全的宝宝来说,长期喝用矿泉水冲的奶粉会引发宝宝的消化不良和便秘 。
2、冲奶粉的水越热越好
其实,用来冲奶粉的水温度过高不是好事 。事实上,这是不被提倡的,因为水温高的水在冲调奶粉时会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产生凝块,从而影响孩子的消化吸收 。另外,一些对热不稳定的维生素也会被破坏,特别是有些奶粉中添加的免疫活性物质 。这样,奶粉便失去了本来的营养成分了 。
3、奶粉越浓,营养越高
奶粉过浓:奶粉中含有钠离子,需要加足量的开水来稀释 。如果奶粉浓度过高,宝宝饮用后,会使血管壁压力增大 。本来,宝宝的毛细管已经很嫩弱了,再这么折腾一下,容易引起宝宝脑部毛细血管破裂,导致出血 。如果长期喝浓奶粉,出血多了,宝宝的智力发育会受影响的 。
奶粉过稀:奶粉冲得太稀也不好哦,这样会导致蛋白质含量不足,会引起营养不良的 。
4、先加水再加奶粉
将水加入奶粉:先在奶瓶里放奶粉,然后再倒入水冲调,而这水仍然加到原定的刻度,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奶加浓了 。过浓的奶,对于宝宝来说是有害的,肠胃消化能力难以负担,肾脏的排泄能力也难以承受,更有可能让宝宝发生肾功能衰竭 。
将奶粉加入水:先在奶瓶里放一定刻度的水,然后再往里面加入奶粉 。这样做,虽然搅拌后的奶粉会比原来的刻度涨出一些,但是浓度合宜,是有利于宝宝的吸收和消化的 。
5、换奶粉如换衣服
宝宝每天都在长大,每一个阶段有相应的年龄段的奶粉,这也就意味着宝宝要转奶 。无论是由一种牌子换到另一种牌子,还是同牌子的由一个阶段换到另一个阶段,这个过程就叫做转奶,是必不可少的 。
怎样转奶才对?转奶初期,必须两种奶粉混合吃 。先在老的奶粉里添加1/3的新奶粉,吃过两三天后都没有不适的话,再老的、新的奶粉各1/2吃两三天,再老的1/3、新的2/3吃两三天,最后过渡到完全用新的奶粉 。
6、奶粉煮沸再食用
再煮沸蛋白流失:这样做的确是省去了重新冲调奶粉的一些功夫,但是,这样的奶水,营养还丰富吗?有关研究表示已经冲调好的奶粉若再煮沸,会使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 。
用暖奶器保温:泡好的奶粉在未吃过的情况下,常温存放不能超过2小时(暖奶器里的温度一定是超过常温的),若放在冰箱冷藏,则不能超过24小时 。
冲调奶粉的正确方法是什么3
冲奶粉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奶粉过浓或过淡
小婴儿的消化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奶液过多过浓,容易造成消化不良,长久饮用过浓的奶液,还会给肾脏的代谢造成一定的负担 。所以,亲们,冲调奶粉并不是多多益善 。
奶粉冲得稀淡了,虽然不会影响宝宝正常的生理代谢,可是长久这样,容易引起营养不良的,至于奶液浓度,粑粑麻麻们按照奶粉罐上的哺喂指示进行冲调最为靠谱,奶粉罐身上的冲调比例是根据各品牌奶粉的营养成分含量来定,随意增减都不适合 。
误区二:水温过高
由于冬天气温低,许多家长就认为冲奶的水温高一点,宝宝会感觉更暖和,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冲奶粉的水温不能因环境温度高低而改变,要严格按照奶粉罐上建议的水温使用 。温度过高,可能会破坏里面的活性成分,致使营养成分被破坏,比如维生素C、益生菌等 。
误区三:喝前摇匀
有些新手妈妈,为了让奶粉充分溶解,摇奶瓶就像调鸡尾酒,上下左右摇个不停,到最后你就会发现,当你用力摇晃完奶瓶,打开奶盖的那一刹那,奶液一下从奶嘴冲出来了 。
用力摇晃奶瓶在奶粉溶解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瓶中气压升高,打开奶盖的瞬间奶液就冲出来了,不仅减少了宝宝的口粮,对新生儿来说,吸入过多的空气还容易出现吐奶,腹胀呢,如果恰好用了这种方法冲调奶粉,先将奶粉静置一会儿,待多余的空气排出再给宝宝喝 。
手握奶瓶的上部,大概奶瓶的三分之一处,朝一个方向水平转动,手腕用力,能够让奶液晃动起来的力度即可,这样的冲调方式,既能减少气泡产生,又可以充分溶解奶粉 。搓奶瓶的方法也行,但是对溶解性不佳的奶粉不太受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