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横店20万群演现状:美女扎堆光棍遍地, 每天工资80块, 新人前赴后继( 二 )



因此横店被批准成立了影视产业试验区 , 是中国第一个影视产业实验区 。
赶上了改革的列车 , 横店的发展势头愈发迅猛 , 产出了无数获奖作品 , 各种影视类型竞相争鸣 。
除了吸引各方剧组以外 , 来到横店追寻梦想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 他们盼望有一天能被导演看中 , 一夜成名 , 这个趋势在抗日剧兴起时迎来了高潮 。
2005年 , 为向抗战胜利献礼 , 剧组纷纷拍起了抗战题材的电视剧 , 尤其在著名的电视剧《亮剑》播出并得到强烈反响以后 , 抗战剧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 。

这些剧需要拍摄大量的战争场景 , 因此需要大量群演来扮演士兵和尸体 。
当时的人们普遍收入都还不高 , 就业机会也比较少 , 横店影城群演的职业看起来工资较高 , 而且不用耗费太多体力 , 说不定还会被导演看中成为大明星 , 全国各地很多年轻人都慕名而来 。
据当时的一位群演回忆 , 随着抗战剧的大量拍摄 , 横店随处可见穿着黄色军装的“日本人” , 抗战剧所用的道具更是挤满了道具库 , 甚至还引发了当地武器模具制造业的产生 。
这些来横店谋生的群演们被称为“横漂” , 来到横店后 , 只需要缴纳十元钱的入会费 , 就能被登记进入当地的群演系统 , 正式成为一名群演 。

他们每天只需要关注系统上公布的相关剧组信息 , 只要有新的剧组需要群演 , 他们就会入组 。
群演的工作听起来很轻松 , 但一旦遇上难拍的场景 , 他们也会狠吃一番苦头 。
比如拍摄抗日剧 , 作为一名群演 , 不会有固定的角色 , 哪里有需要 , 他们就扮演哪个角色 , 时常会有群演上一秒还在扮演一名日军 , 下一秒就被要求换上八路军的服装 , 有时候还要扮演被杀死的情景 。
事实上 , 来到这里的年轻人大多都不是正经的表演专业出身 , 他们很多都是初高中就辍学 , 学历低 , 也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 , 刚来的时候也只能演这些要求相对较低的角色 。

他们每天拿着80块左右的工资 , 加上一些额外的补贴也才120块左右 , 偶尔扮演尸体会有奖金拿 。
这些工资要用来租房子、吃饭 , 一个月下来工资也所剩无几 。
有上进心的人可能会去参加影城提供的培训班 , 毕竟剧组对群演也是有要求的 , 他们要学会表情和情绪管理 , 学会适应角色之间的转换 。
他们每天穿梭在各个剧组之间 , 只要有一点时间就会寻找一个需要角色的剧组 , 只有这样才能支撑起每个月的生活费用 。

在这里根本不乏俊男美女 , 在外面或许会受到优待的俊男美女 , 他们在这里和普通人都一样 , 除非被导演看中 , 一步登天 。
这里的群演们也确实每天都做着同样的梦 , 尽管每天都在烈日下暴晒 , 他们也不会停止这个梦想 , 因为演艺界的很多大腕都是横店群演出身 , 他们在这里当群演的经历被称为“跑龙套” 。
赵丽颖就是其中的一位 , 她除了姣好的容貌外 , 还有一颗坚定的心 , 让她在数年的“跑龙套”生涯中脱颖而出 。
赵丽颖是一个出生于普通农村家庭的女孩 , 学历不高 , 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 , 从公司销售做到横店龙套 。

从2006年到2007年 , 跑龙套就跑了四个角色 , 当然这不是群演角色 , 群演角色的周期不会这么长 。
2011年 , 在跑了五年龙套过后 , 赵丽颖终于迎来了她的春天 , 她与徐峥合作 , 出演了《大内低手》等电视剧 。
之后频繁出现在电视机屏幕上 , 自此开始了她的电视剧女王生涯 , 资源接到手软 , 电视剧一部接着一部 , 赵丽颖曾经坦言 , 她一年有三百五十天都住在横店 。
除了赵丽颖这位佼佼者 , 周星驰、王宝强也是从跑龙套开始的 , 每天吃着剧组的盒饭 , 扮演着不起眼的角色 。

他们无疑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汗水 , 完成了从龙套演员到实力派专业演员的蜕变 。
但像他们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 不是每个优秀的人都能被慧眼独具的导演发现 , 来到横店这个地方 , 首先要做好的就是数年不被看重 , 不被发现的准备 。
这里的竞争异常激烈 , 不是生得好看就能解决的事 , 非科班出生的人要比科班出生的人更加努力才可能被注意 。
他们没有专业的培训 , 没有老师的指导 , 有的只是自己的打拼和在无数剧组的历练 。

在二十万人中脱颖而出 , 被导演注意还是很困难的;再者这里鱼龙混杂 , 充满着诱惑 , 要拒绝这些诱惑不是件易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