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李易峰落幕成“照妖镜”,老炮冯小刚身边盘旋的京圈,算是崩盘了( 二 )




就这样 , 冯小刚混入大院子弟中 , 跟在后面从端茶送水做起 , 在圈里陪居末席 。





直到1991年 , 王朔、郑晓龙等人开始拍摄《编辑部的故事》 , 冯小刚自告奋勇参与编剧策划 。


剧组人员觉得冯小刚不过是个画画的 , 哪能参与剧本编写呢?


还是郑晓龙力排众议:“让他试试 , 能用就用 , 不能用也不亏 。 ”


庆幸的是 , 这部电视剧一经播出风靡全国 , 冯小刚在京圈露了脸 , 也正式和王朔成了搭档 。





他们二人再加上葛优等人创办了一家名为“好梦”的公司 , 每天的工作便是:喝酒、吹牛、攒剧本 。





【冯小刚|李易峰落幕成“照妖镜”,老炮冯小刚身边盘旋的京圈,算是崩盘了】借着王朔这个东风 , 冯小刚真搞出来不少名堂 , 《一地鸡毛》、《永失我爱》等等都是那时作品 。


然而好景不长 , 王朔从神端跌落 , 成了业内毒药 。


02 “老炮“冯小刚的帝国

那段时间 , 只要挂着王朔名字的电影 , 一律被毙 。


此时的王朔为了不连累冯小刚便直言:“可以不挂我的名字 。 ”


谁曾想 , 冯小刚真就放弃了王朔 。





大陆首部贺岁片《甲方乙方》从头到尾的演职人员真的没有王朔名字 。


这部电影问世后 , 电影票房高达3600万 , 而冯小刚一人就获利100多万 。


冯小刚自己拿出五万块钱给王朔送去 , 就当“买”下王朔的版权;王朔是多么心高气傲的人 , 他拒绝了冯小刚 , 并且结束了他们这段关系 。


“王朔与冯小刚就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 ”多年后 , 马未都在回忆那段故事时这么回忆 。





在笔者看来 , 王朔和冯小刚之间并非单纯的相互利用 , 而是冯小刚根本没有真正的混进京圈过 。


毕竟在叶京把他们兄弟几人的经历编进《与青春有关的故事》时 , 有一个性格猥琐、爱哭鼻子、出卖兄弟的角色 , 名为“冯裤子“ 。


这个角色的饰演者长得也和冯小刚如出一辙 。





不管如何 , 冯小刚和王朔等人的关系戛然而止 。


细究起来 , 此时的冯小刚已经不需要“京圈“这个名号了 , 他可以自己建立”圈子“ 。





自《甲方乙方》到《不见不散》再到《没完没了》 , 冯小刚的贺岁三部曲让他站稳脚跟 。


等到新世纪 , 国内电影市场日益趋下 , 科班出身、只拍文艺片的大导演们跪着也挣不到钱 。


唯有冯小刚的商业片迎合市场大赚特赚 。


于是冯小刚一边接受同行们的鄙夷 , 一边大讲成功之道 。





冯导的商业片模式无非就是:请各类大碗加盟 , 流水账式欢乐故事 , 放下身段自然财源滚滚 。


这一套拍多了 , 冯导有了财和名 , 心里压抑许久“站着赚钱“的念头萌芽 。


《唐山大地震》、《1942》、《集结号》等等电影又一次应运而生 。


那几年 , 冯小刚风光无限 , 成为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 , 还有了自己的“追随者” 。





先是靠着《手机》一举成名 , 过人演技征服冯小刚的小范;


再是靠《夜宴》、《天下无贼》赚的盆满钵满的华谊兄弟;


以及离开王朔后 , 冯小刚找到了“灵魂伴侣”刘震云 , 两人合作相得益彰……


不过站在顶端久了 , 冯导也开始放飞自我 , 走上不归路 。





03老夫聊发少年狂

当冯小刚和华谊兄弟的合约到期后 , 他就自己出来单干 , 结果他还是太嫩 , 被资本人坑惨了 。


可此时的他还拉上了垫背张国立 。





然而等张国立一头扎进火坑后 , 华谊兄弟出3%的股权请冯小刚回来 , 老冯想也没想就回到了老东家的怀抱 。


赔了夫人又折兵说的就是张国立 。


但冯小刚并没有吃一堑长一智 , 2015年 , 他的东阳美拉影业被华谊收购 , 无奈之下冯小刚签下对赌协议 。





可惜属于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


观众对于冯小刚站着挣钱的态度不再买账 , 一部《私人订制》在某瓣只有5.9的评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