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指的是什么 三焦之火是指什么( 二 )


解剖形态
对三焦解剖形态的认识 , 历史上有“有名无形”和“有名有形”之争 。即使是有形论者 , 对三焦实质的争论 , 至今尚无统一看法 。但对三焦生理功能的认识 , 基本上还是一致的 。
三焦 , 作为六腑之一 , 一般认为它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 , 惟三焦最大 , 无与匹配 , 故有“孤府”之称 。正如张景岳所说:“三焦者 , 确有一腑 , 盖脏腑之外 , 躯壳之内 , 包罗诸脏 , 一腔之大腑也”(《类经·脏象类》) 。
关于三焦的形态 , 作为一个学术问题 , 可以进一步探讨 , 但是 , 这一问题对脏象学说本身来说并不是主要的 。因为脏腑概念与解剖学的脏器概念不同 , 中医学将三焦单独列为一腑 , 并非仅仅是根据解剖 , 更重要的是根据生理病理现象的联系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功能系统 。
总观三焦 , 膈以上的胸部为上焦 , 包括心与肺、头面部;横膈以下到脐为中焦 , 包括脾、胃、;脐以下至二阴为下焦 , 包括肝肾、大小肠、膀胱 。其中肝脏 , 按其部位来说 , 应划归中焦 , 但因它与肾关系密切 , 故将肝和肾一同划归下焦 。三焦的功能实际上是五脏六腑全部功能的总体 。
脏腑划分
所谓“部位三焦”说 , 认为三焦并非是一个独立的脏腑器官 , 而是用以划分人体部位及内脏的特殊概念 。根据三焦有上焦、中焦、下焦之别 , 把人体划分成上、中、下三个生理病理区域 , 将人体重要内脏器官分别辖于这三个区域之中 。如何划分人体三个区域及其所辖内脏器官 , 也存有不同观点 。
将胸腹部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区域:《内经》对上、中、下三焦的位置及分界已有粗略描述 , 如《灵枢·营卫生会》说:“上焦出于胃上口 , 并咽以上 , 贯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中 , 出上焦之后”;“下焦者 , 别回肠 , 注于膀胱而渗入焉” 。
原文大体指出了膈上为上焦 , 胃部为中焦 , 胃以下为下焦 。《难经·三十一难》说:“上焦者 , 在心下 , 下膈 , 在胃上口”;“中焦者 , 在胃中脘 , 不上不下”;“下焦者 , 当膀胱上口” 。以膈作为上、中两焦的分界处 , 以胃下口作为中、下两焦的分界处 。对上、中、下三焦的部位划分已较明确:膈上胸中为上焦 , 膈下脐上腹部为中焦 , 脐下腹部为下焦 。
将人体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区域:《东医宝鉴·内景篇·三焦腑》提出:“头至心为上焦 , 心至脐为中焦 , 脐至足为下焦 。”一些期刊文献及中医教材也沿用此观点 。但根据《灵枢·胀论》所说的“脏腑之在胸胁腹里之内”的`论述 , 以及临床对三焦部位概念的具体运用而言 , 拟不将头面、四肢归属于三焦部位为妥 。
对上、中、下三焦所属脏腑的认识 , 除肝的分属不统一外 , 其余均较一致 。即上焦胸部 , 包括心、肺两脏;中焦上腹部 , 从解剖部位来说 , 应包括脾、胃、肝、胆;下焦下腹部 , 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 。
三焦自《内经》以来就有肝属中焦与肝属下焦两种说法 。肝属中焦说的如:《灵枢·胀论》指出“肝大”、“肝偏倾”、“胁下痛” , 肝居胁里 , 当位于中焦 。《内经》的脉法和晋代王叔和的《脉经》中 , 均以肝应左关 , 而属于中焦 。《素问·金匮真言论》王冰注明确指出:“肝为阳脏 , 位于中焦 , 以阳居阴 , 故为阴中之阳也 。”从部位划分而言 , 肝归属于中焦 。
肝属下焦说如: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卷第二十·三焦虚实》中说:“下焦……主肝肾病候也” , 对其治疗 , “热则泻于肝 , 寒则补于肾 。”王冰在注释《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厥固泄 , 皆属于下”时又说:“下 , 谓下焦肝肾之气也 。”
至于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将温病后期出现的一系列肝的病症 , 归于下焦的病变范围后 , 则肝属下焦又成为辨证概念 , 在临床辨证中 , 仍多从之 。因此 , 肝属下焦之说 , 主要是辨证上的概念 , 不是说肝位于脐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