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原名叫什么 巴金的原名怎么读字怎么读( 二 )


《激流》通过描写高公馆的由盛转衰及其分崩离析,反映了封建大家庭逐渐没落的过程,表现了封建专制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讴歌了青年们的觉醒和反抗 。同时高公馆的生活也是以作者自己早期的家庭生活为原型而书写,带有强烈的自传性质 。
《寒夜》通过描写汪家的解体过程揭露了当时大后方社会的黑暗 。作者着重表现的是小家庭内部的矛盾冲突,比如婆媳争吵,夫妻失和等,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真实 、细致的描绘表明,汪家悲剧的根源在于国民党政府的黑暗、腐败 。这部作品又一次体现了巴金创作的特色,把家庭当作社会的缩影来描写 以家庭生活画面来折射出时代的风云变幻 。除此之外巴金在《某夫妇》、《猪与鸡》、《团圆》等短篇小说中也有对这一题材的优秀运用 。
另外,巴金的中长篇小说的题材也具有多样性,《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海的梦》等作品是反映青年革命者生活的,《激流》三部曲、《憩园》等则是表现封建大家庭生活的作品 。《砂丁》、《萌芽》是反映矿工生活和斗争的中篇小说,《第四病室》、《寒夜》反映了国统区小市民、小公务员的悲惨生活,《火三部曲》是描写各阶层人民抗日活动的长篇小说 。总之,巴金小说的题材是具有多样性的,是丰富多彩的,他的小说反映了中国现代杜会各个阶层的生活状况,表现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
扩展资料
巴金文学思想的核心为:真与善 。这两点之间,“真”是巴金文学思想的生命,是核心,“善”是巴金文学思想的基点,是价值 。巴金文学思想中的善是人的绝对自由追求的价值观,这主要得益于他早期所接触的无政府主义思想 。无政府主义思想提倡个体之间的自助关系,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平等 。
而巴金处女作的《灭亡》则把他反专制的憎和对人类的爱的这两面作了非常青春激情的表述,而后的《家》则更为直接的体现了他对限制个人自由的封建的主义的无情的控诉 。后期,《火》三部曲、《第四病室》、《憩园》、《寒夜》,都体现了对40年代中国社会黑暗的揭露与批判 。
《火》对抗战的直接描写,《第四病室》对社会底层黑暗的揭露,《憩园》对不平等社会的反思,《寒夜》对社会黑暗的控诉 。到了晚期的巴金对于“善”的思考则更加带有更明确的社会内涵,这个内涵,主要是通过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来体现,即反对文化专制、反对长官意志、反对粉饰现实、忏悔自己精神上的软弱,认为整个民族都应该忏悔和反思 。于是他也响亮地提出,要建立文革博物馆 。
巴金的真实观则更为直白的体现于他的作品之中 。因为巴金不同于茅盾等作家完成作品时所具有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故而他的作品唯求“真”,以“真”动人,以“真”取胜 。在巴金前期的创作中,他致力于青年对家长的对抗情绪的感受,作家的真实就在于对这种感受的发掘和提炼,正如他在《激流·总序》中所说的,我有了生命以来,在这个世界上虽然仅仅二十几个寒署 。”
“这其间我也曾看见了不少的东西,知道了不少的事情 。我的周围是无边的黑暗,但是我并不孤独,并不绝望 。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总看见那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它自己的道路,通过乱石碎山中间 。”作家以其二十多岁的青年的眼睛所看到的生活的激流,所感觉到的爱恨痛苦,通过巴金式的真实的感受体现在里面,这就是青年的真实感受 。
在这里,违反这生活的激流的就是假的,适应这生活的激流的就是真的,就会被巴金体现在《激流》三部曲中 。巴金后期创作,这种真实观发生了一个变化,这个变化在于其理性选择的加入,即对40年代中国社会的思索及对这种思索的感受 。《寒夜》是其中的一个典范 。《寒夜》的深刻性在于其真实性,这种真实可以说是残酷的真实,即以好人对好人的残忍来体现出生活的真实,制造了好人与好人之间的悲剧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巴金
Q5:巴金的原名是什么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中国当代作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他的众多作品,对中国文坛影响深远 。
人物简介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本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除巴金外,还有王文慧、欧阳镜蓉、黄树辉、余一等,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当代作家 。
1921年4月1日,第一篇文章《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发表在《半月》刊第17号刊载上。1922年冬,在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预科和本科班(英文)肄业 。1929年,第一次以“巴金”的笔名在《小说月报》发表长篇小说《灭亡》 。1932年5月23日,长篇小说《雾》出版 。1933年1月,长篇小说《雨》出版;5月,长篇小说《家》出版 。1935年3月,中篇小说《电》出版 。1936年4月,《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出版 。1938年3月,长篇小说《春》出版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参加开国大典 。1954年9月15日—29日,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60年4月,散文集《赞歌集》出版;同年,当选为全国文联副主席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冲击 。1979年12月,杂文集《随想录》(第一集)出版 。1982年10月,《随想录》(第三集)出版 。1983年起,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990年,获得苏联人民友谊勋章;同年获第一届福冈亚洲文化奖特别奖 。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03年11月,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2005年10月17日,因病在上海逝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