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南蛮是指现在的哪个省~~古人所说的南蛮,究竟指的是现在哪些地方呢?( 二 )


南蛮之地泛指古中国中原区域对以南的区域,古中国南方的地区,长江以南的地方,即如今南方一带 。古中国的南方并不像如中原繁华,且不适合大面积开垦耕种粮食,由于南方一带群山环绕,野生动物富饶,所以“南蛮之地”的“蛮子”多以狩猎、打渔等方式生存 。
Q5:真正的南蛮是哪个省一般来说,南蛮是一个地域代称,也是一个族群称谓 。在历史长河中,中原汉人对南方少数民族都称为南蛮 。
那么,这个称谓是从何时开始的?传说中的南蛮之地究竟在哪?
南蛮的称谓最早出现在周代的《礼记》,礼记·王制篇记录了当时除了华夏族外的四个部落,即东胡、西戎、南蛮、北狄 。
最早以南蛮代称南方人(主要指楚人)的是战国的《孟子·滕文公上》“南蛮鴃舌之人”,意思是说南方的楚人说话如鸟的叫声一般 。《吕氏春秋·恃君览·召类》说:“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 。
在古代词意之中,蛮为不开化的意思 。南蛮便是南方不开化民族的代称,南蛮之地便是这些不开化民族的栖息地 。
历史学家在考察南蛮的地域时,一般认为从今天的伏牛山脉以南汉水流域、淮河中上游、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以及云贵高原等广大地区都属于南蛮之地 。
【三国南蛮是指现在的哪个省~~古人所说的南蛮,究竟指的是现在哪些地方呢?】人文初祖黄帝陵墓
那么古代南蛮的地区和主要族群有哪些呢?
一是长江中游的三苗、楚人和群蛮
《山海经·大荒北经》说:“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苗民厘姓” 。三苗部落曾经雄踞中原,是上古时代的“四凶族”之一,后在与炎黄集团的战斗中失败,三苗部落不断南迁,在南迁的过程中又分为九黎部落散居各地 。三苗便是今天南方苗族、侗族、黎族等少数民族的先祖 。
三苗之后,春秋战国时代南方最大的割据王国楚国代替了三苗的地位 。楚国公族祝融八姓中的芈姓崛起,成为南方蛮国的首领 。此外,除了楚人还有庸、卢、濮、巴等少数民族群体称之为群蛮 。其中,庸一直与楚开战,最后被楚所灭 。
二是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濮、巴和蜀
濮又称之为卜,是《牧誓》所记载的“西土”八族之一 。由于部落众多,濮又被称之为百濮 。濮的分布地点在蜀以东,楚之南和西南 。其大概地点在今天的重庆东部、湖北的南部、贵州的东部等地区 。
巴又称为巴人,《山海经·海内经》记载:“西南有巴国 。大皋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生始为巴人 。”巴人的地域活动范围很广,主要包括了川东、鄂西和陕西汉中 。巴人最早的中心在夷城,即今天的湖北恩施 。进入战国之后,巴国被秦、楚等强国吞并 。
蜀是长江中上游文明发达最早的古代民族与方国 。在春秋战国时代,长江中上游的各少数民族部落与方国中,蜀最为强大,文明程度也最高 。巴与蜀虽然紧靠在一起,但巴与蜀却是不同的民族 。巴人主要由濮人构成,而蜀却是出自于黄帝的孙子颛顼,也就是说蜀是华夏族 。蜀最最早的开国者是蚕丛和鱼凫,最早的王朝是杜宇王朝 。
逐鹿之战
三是长江中下游及岭南、百越
南方的越作为族称,与瓯和闽一样都称之为越族 。《山海经·海内经》说:“瓯在海中,闽在海中 。”百越之称呼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恃君志》:“扬汉之南,百越之际” 。百越是起源于中国南方的土著,广泛的分布在今天的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海南等地 。越人之中最出名的便是春秋战国时期争霸的吴国和越国,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便是越族人 。
以上就是古代南蛮的三个主要分布地带,基本上以长江流域为主 。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南蛮是一个族群与地域代称,为何最后变成了骂人的话呢?这得从清军入关,扬州三日屠城等历史说起 。
《明季北略》卷11记载:清军入关各地颁发剃发令;“去秋新令,汉蛮子不剃发者以违制论斩 。令发后,吏询不剃发者至军门,朝至朝斩,夕至夕斩 。”
新疆的猎鹰部族
《明季南略》记载:“二十五日丁丑,可法(史可法)开门出战,清兵破城入,屠杀甚惨” 。
清军入关之后,将南方汉人都称之为南蛮并加以屠杀,尤其颁布了剃发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政策使得大批汉人被杀 。史书记载:只要遇见一个满洲士兵,“汉人无论多寡,皆垂首匍伏,引颈受刀,无一敢逃者 。”
据传,一个清兵,遇见五十名青壮年男子,清兵横刀一呼“蛮子来!蛮子来!”这些人皆战战兢兢,无一敢动 。这名清军将这些人押去刑场,无一人敢跑 。到刑场后,清兵喝令:“跪”,五十人尽皆跪下任其屠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