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的小屋创作背景!现代派小说《山上的小屋》的作者是谁?( 二 )


Q4:残雪的《山上的小屋》写的是什么意思?求解答罗兰·巴特把文本分为“可读性文本”和“可写性文本”,对于“可写性文本”而言,作者本人的意图变得不那么重要,而读者也不再是作品的被动的阅读者,他同时也是一个创造者,和作者一道使得作品最终得以完成 。我认为《山上的小屋》正是这样一篇“可写性文本”,它的内容是开放的,具有一种不确定性;它是梦幻与现实的交错混杂,我们很难分清哪里是现实,哪里又是梦幻的产物 。对于自己的文学创作,残雪这样说道:“……也许,我所从事的这种纯文学,就是促使一个人不断变化,不断否定对于自身的规定的文学 。就我自己的体会来说,不论是读,还是写,都只能是创造性的……” 。说得再透彻一点的话,阅读就是创作 。
《山上的小屋》作为一篇小说,它的内容几乎难以复述,我觉得最好的复述方式可能是把原文一字不差地读上一遍 。《山上的小屋》讲了一家四口人:“我”、母亲、父亲、小妹 。
“我”除了不停地清理那只“永生永世也清理不好”的抽屉之外,就是坐在围椅里专注于“山上的小屋” 。“我”的清理抽屉的举动遭到家人的破坏,小妹偷偷跑来告诉我,因为我开关抽屉的声音使得母亲发狂,以至于“母亲一直在打主意要弄断我的胳膊”,而父亲也动过自杀的念头 。母亲的干扰使得抽屉永远清理不好 。“父亲每天夜里变为狼群中的一只”,除此之外,他还在打捞他那把永远打捞不上来的掉在井里的剪刀 。
小妹说:“不管什么事,都是由来已久的 。”的确如此:“我”的永远清理不完的抽屉,父亲那把永远打捞不上来的剪刀,还有妈妈那双始终躲在暗处的充满敌意的眼睛 。一家人永远在相互折磨,以这种相互折磨为乐事,看不到结束的可能 。他们相互之间漠不关心,自说自话,根本不理解也不想去理解对方 。这不禁使我想起萨特的《禁闭》,《山上的小屋》重演了这一场剧,再一次证明了“他人即地狱”这个命题 。我还想到了卡夫卡的《变形记》和鲁迅的《狂人日记》:“我”这个人物就像是格里高尔·萨姆沙和“狂人”一样,他们都不为家人和社会所理解,他们的言行用《山上的小屋》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这是一种病” 。这是病人对病人的评价 。
“山上的小屋”有一点像是卡夫卡的“城堡”,你知道它就在那儿,也能看得见它,但就是无法接近 。“我”一直没能找到“山上的小屋”,但在我看来,她是在“骑牛找牛”,事实上她一直就身处“山上的小屋”之中,她的家人也都在里面 。当“我”平静下来,“坐在围椅里面,把双手平放在膝头上,就清清楚楚地看见了杉木皮搭成的屋顶 。”不仅是“我”,一家人也都看见过 。当他们全体平静下来,暂时放下了仇恨、猜忌和敌视,他们就清楚地看见自己的灵魂被关押在一座“山上的小屋”里倍受煎熬,而这个牢笼不是别人,正是他们自己合力营造起来的 。
小说中仅有的风景描写就是那些小石子,在太阳光下闪动着白色的小火苗 。它们刺得“我”头昏眼花,眉毛上的汗流到眼睛里,什么也看不清,这给我们一个酷热的夏天的印象,但小说中又说:“北风真凶,我的胃里面结出了小小的冰块 。我坐在围椅里的时候,听见它们丁丁当当响个不停”,这又好像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 。但实际上这些风景不过是“我”内心的风景,这些风景象征着“我”所处环境的艰难和险恶 。
表面上看起来,《山上的小屋》中所描写的人物及他们的生活是虚假的,不可信的,但我们若仔细加以考究,就会发现并非如此 。作家略去了那些浮在生存表面上的泡沫,直接进入人的灵魂深处,用一柄放大镜将日常生活中难以察觉到的人与人之间细微的矛盾、冲突等凸现了出来,因而触到了更大的真实 。
Q5:现代派小说《山上的小屋》的作者是谁?残雪,女 。原名邓小华 。祖籍湖南耒阳,1953年5月30日生于生于长沙 。先锋派文学的代表人物 。残雪从小敏感、瘦弱、神经气质,短跑成绩和倔强执拗 在学校都很有名 。她小学毕业后恰逢文化大革命爆发,便失学在家 。1970年进一家 街道工厂工作,做过铣工、装配工、车工 。当过赤脚医生、工人,开过裁缝店 。1978年结婚,丈夫是回城知青,在乡下自学成木匠 。1980年残雪退出街道工厂,与丈夫一起开起了裁缝店 。残雪自小喜欢文学,追求精神自由 。残雪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代表作品代表作推荐: 短篇小说:《山上的小屋》、《苍老的浮云》 。已发表的短篇小说有《污水上的肥皂泡》、《阿梅在一个太阳天里的愁思》、《旷野里》、《公 牛》、《山上的小屋》、《我在那个世界里的事情》、《天堂里的对话》、《天窗》 中篇小说有《黄泥街》、《苍老的浮云》长篇小说有《突围表演》等 。访谈录有《于天上看见深渊——新经典主义文学对话录》


推荐阅读